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懂得孩子,就會錯怪孩子,就會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我們小區一個媽媽,有一天來我們家玩,剛好我去洗手間,我們家電話響了,這位媽媽不好接我的電話,就對我喊:“某某,來電話了。”我一時走不開,這時在一旁玩耍的周周拿起電話,奶聲奶氣地問:“喂,你好,是誰呀?”對方回答后,周周又說:“我媽媽現在在洗手間。”對方回復后,周周繼續說:“再見!”這位媽媽非常驚訝,周周才三歲多,就會接電話了!我出來后這位媽媽對我抱怨說自己的兒子(跟周周差不多大)根本都不怎么會說話,更不用說接電話了。我說,周周并不是每個電話都會接,她可能有時候會很好地跟對方談,有時候也許會對著話筒說著牛頭不對馬嘴的話,也可能拿著話筒不做聲,甚至可能不由分說掛斷電話。總之,小孩這個年齡要做的事情,大人根本猜不到。能夠禮貌地接聽電話,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不切實際的要求。周周也許是剛好心情好,“不小心”就會接電話了。所以,根本不必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能做這樣的事情,這是不切實際的要求。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去學習這個年齡段根本不必要學習的東西,孩子會不堪重負,耗盡興趣,家長也會搞得疲憊不堪。
不懂得孩子,就不能給孩子真正的愛。我見過這樣的媽媽,喜歡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當著孩子面說某某小朋友好棒,會唱歌、跳舞、畫畫、背詩、算術,她家的什么都不會,羨慕之情溢于言表,她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感受。有的媽媽在孩子一歲多想嘗試自己吃飯時嫌孩子笨拙,把飯撒得到處都是,奪過勺子自己喂,不給孩子練習的機會;待孩子稍大些,又怪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不得不追著到處喂。還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想去玩沙玩水就會禁止,擔心孩子弄臟弄濕。有的父母見孩子把玩具或者工具拆開便會不分青紅皂白先責罵……其實,孩子每做一件事都會有他們的理由,很多在我們看來“離經叛道”的事情,是他們內心成長的需要。孩子的任性和叛逆并不是天生的,是家長不懂得孩子、誤解了孩子逼出來的。由于不懂得孩子,我們讓孩子承受了太多的痛苦!
我接觸過很多的孩子,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非常喜歡我,小到幾個月的嬰兒,大到五六歲的孩子。我們幼兒園的孩子見到我就往我身上爬,我們小區的孩子看見我就要和我玩,就連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都要追著我跑。很多人奇怪我為何會如此受孩子歡迎?其實我心里最清楚,因為我懂他們,知道他們的心里在想什么,所以孩子們喜歡我。
現在的孩子,物質方面的條件都不錯,但大多數孩子并不幸福,這種不幸福的根源就是:我們不懂孩子。當我們在抱怨孩子不聽話、逆反、倔犟、膽小的時候,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懂孩子嗎?他的一哭一笑一舉一動,他斷斷續續的不完整的話語,他淘氣的行為……不被大人理解的孩子是痛苦的,只有懂孩子,才能給孩子幸福和快樂。孩子的視角和成人是不一樣的,在成人看來有趣的東西,他們不一定會喜歡;成人認為不足為奇的東西,他們可能饒有興趣。父母和孩子間的“戰爭”往往就是因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爆發的。家長們喜歡以自己身高體重的優勢、控制一切的優勢來壓服孩子,孩子覺得非常痛苦和委屈,只是他們不會用語言表達。
讀懂孩子是學會真正愛孩子的第一步,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試著去理解他們言行背后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我們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否則,不論我們提供多么優越的物質條件,我們的孩子也不會幸福。
重點提示:
好的物質條件在孩子們眼中并不是那么重要,他們最需要的是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懂”。大人不懂孩子,就會錯怪孩子,就會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會把孩子推得很遠,爆發親子戰爭。蹲下來,跟著孩子的視線看他的世界。大人會發現,孩子和大人對著干,是因為大人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
下一篇:專家:男孩女孩要分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BB創造一個破壞的空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