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文學里,才能也是分天生的和培養起來的兩種。沒有天生,固然是很大的遺憾,可是努力去培養,一點點進步,同樣也可能棋高一著,在眾人之上。羅琳是不是天才我們不很清楚。我們不能說,只要是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就都是天才。但是我們知道羅琳艱難的時候,在咖啡館里喝著廉價的咖啡寫作的時候,是努力和認真的。她生在英國那樣的國家,知道沒有努力和認真,那么只能永遠領取救濟,家里只能永遠用不起取暖設備,只能永遠在咖啡館里喝著廉價的咖啡……羅琳的巨大成功最終是來自這些。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英] J.K.羅琳/著 蘇農/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一個英國麻瓜和她的小人
這些日子那么多的人都在對我說《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很多出版社在爭取它的中國大陸版權。有的報紙上連篇累牘地說著關于它的故事,說著羅琳。羅琳原本是個窮人,養活一個女兒需要申請救濟,省吃儉用,因為哈利·波特的故事,她現在已經進入世界一百富,名列24位,在邁克爾·喬丹之后,在雪兒之前。去臺灣講學,離開前,一位從臺中趕到臺北的朋友,熱情地問我:“這本書你有嗎?送給你。”一看,《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 《哈利·波特和神秘的魔法石》,“皇冠”出版。
《哈利·波特》成了一種聲音,一個奇跡,一件事情。出版的一件事情,新聞的一件事情,也是作家們要去知道的一件事情。
我的一件事情。
我要來閱讀一下。
我是中國大陸少數幾個可以在2000年8月份讀到《哈利·波特》故事的人。《哈利·波特》的大陸版將在2000年的10月份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它將同時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臺灣“皇冠”將在2001年的1月份出版第二本。快了一步的又反而慢了一步。爭先恐后。
我讀完了第一章:“活下來的男孩”。活下來的男孩就是哈利·波特。我已經有些知道羅琳是怎樣地會寫故事了。真正會寫故事的人,總是只要開頭,就讓你欲罷不能。
這一天,一切的事情都奇奇怪怪。大白天,會有很多的貓頭鷹在空中飛來飛去。有一只貓在哈利·波特阿姨家的門口整整站了一天,瞅來瞅去,甚至看起了地圖。一個個穿著斗篷的人在街上成群結隊,交頭接耳,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話。說什么“那個人”終于走了,真是太樂了,太樂了。說什么波特家,他們的兒子,哈利……全讓人聽不懂。是讓麻瓜們聽不懂。麻瓜就是指那些沒有巫力的人,比如像哈利·波特的姨媽和姨父,比如像梅子涵,也比如像正在讀著我這篇文章的你或他,以及幾乎所有的其他人。其實羅琳也是麻瓜。只不過她有一般麻瓜不具有的突出的想像力,從而編出了一系列的讓麻瓜們欲罷不能、欣喜不迭的故事,鬧得麻瓜世界沸沸揚揚、熙熙攘攘。
這一天,哈利·波特的父母被伏地魔殺害了。伏地魔也想殺害哈利·波特,但是他的歷來無邊的法力受到了阻擋。在他沒有辦法殺死哈利·波特的那一刻,他的法力就消失了,他也隨之失蹤。
這一天的晚上,活下來的哈利·波特,一個還是很小很小的男嬰,被擱在了他的姨媽家的門口。水蠟樹街四號。
收養了他的姨媽姨父知道他是什么人。
把他擱在水蠟樹街四號的海格、鄧不利多、麥教授知道他是什么人。
可是他自己不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天生的巫師。
天生的巫師的意思就是,比如,有一件衣服你不想穿,可是別人偏偏強迫你穿,明明是穿得上的,結果套來套去就是套不上,強迫你穿的人只好無可奈何地說,算了算了;你明明是坐在廚房邊的一個什么垃圾袋上的,想追趕著打你的人卻看見你怎么坐到房頂上去了,甚至看見你正坐在煙囪上,打不著你的人就去報告老師,老師又去報告校長,結果校長把你狠狠批評一頓,說你不遵守校紀校規,爬到房頂上,甚至爬到煙囪上;你如果看見一個動物很可憐地被關在動物園的玻璃房子里,你就很同情地跟它搭話,說,哥們,你是從哪兒來的,怎么被關在了這兒……結果一眨眼,動物面前的玻璃不見了,動物從容不迫地從里面走出來,上它想上的地方去了;你現在要乘火車去一個地方,比如是去巫師學校,那么你既不是在九號站臺上火車,也不是在十號站臺上火車,而是在九又四分之三站臺上火車。哪里有什么九又四分之三站臺,沒有人知道,更不會有標志,但是你走著走著,到了九又四分之三那個地方,站臺立即就出現了,別人看不見,但是你能看見……諸如此類。
哈利·波特接到神秘的來信和通知,正是由倫敦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站臺上車,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去上學的。
送信的正是那個神秘夜晚出現在水蠟樹街四號門口的海格。魔法學校的校長正是那個神秘夜晚來到過水蠟樹街4號的鄧不利多。副校長是誰?就是那個貓。就是那個麥教授。麥教授是教變形魔法的。所以她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變成一只貓,在街上溜達和看地圖,不需要的時候就當麥教授,上變形魔法課。
撲朔迷離,錯綜復雜,幽默好玩,趣味盎然。 我這么說很俗,用語陳舊,可這是真的。
我還要再說幾句很俗很陳舊但是很真實也是很準確的話,羅琳這非同尋常的麻瓜,真是奇想奔騰,敘述生動,邏輯嚴密,語言活潑。難怪排隊排到了打籃球的喬丹之后。再過幾年,她可能會跑到喬丹前面去的。我祝愿她。我也祝愿我們的兒童文學里,有這樣的寫故事的大家出現,讓我們的孩子能夠瘋狂、快活地閱讀一下。可是這個人在哪兒呢?我也曾經是一個不屑于故事的人,覺得故事講得越多,兒童的閱讀和審美便會變得越低級、越單調,主張把故事撕碎了來寫,結果致使兒童逃離你的文學,逃離你的“撕碎了”,沒有購買,曲高和寡,自彈自唱,可是倒也一直不自作反省、自慚形穢,在兒童文學里好歹地寫到現在;中國的兒童文學也是好歹地進步到現在。可是再往后怎么辦?怎么真的蓬勃?沒有異常吸引著兒童的故事,難道真的會有異常吸引著兒童的文學?這精彩絕倫、異常吸引,當然是需要才能的,不是只要你是兒童文學作家就能夠達到,但是現在我們首先要喚起對它的關注,對它的熱情,而不是漠視、冷淡、結果便無所謂。關注了,熱情了,我們就會來研討它,當成一個境界去向往著走。在文學里,才能也是分天生的和培養起來的兩種。沒有天生,固然是很大的遺憾,可是努力去培養,一點點進步,同樣也可能棋高一著,在眾人之上。羅琳是不是天才我們不很清楚。我們不能說,只要是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就都是天才。但是我們知道羅琳艱難的時候,在咖啡館里喝著廉價的咖啡寫作的時候,是努力和
認真的。她生在英國那樣的國家,知道沒有努力和認真,那么只能永遠領取救濟,家里只能永遠用不起取暖設備,只能永遠在咖啡館里喝著廉價的咖啡……羅琳的巨大成功最終是來自這些。任何天才的巨大成功最終也是來自這些。而我們現在的兒童文學家們,有天才的和無天才的,很多的都太急功近利,沒有認真。他們都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多登載一些篇目來結束喝廉價咖啡的現狀,而不是想以一個最精彩的故事來激動人心,創造暢銷。他們不追求兒童文學的藝術,沒有大氣的大景象的兒童文學理想。兒童文學的藝術,兒童文學的理想,最終都是實現在越多越好的兒童讀者的喜歡里。不存在讀者很少、曲高和寡的兒童文學經典,不存在沒有精彩故事和情節的兒童文學杰作。《哈利·波特》是因為成千上萬、數以億計的兒童的喜愛和狂熱而成為奇跡的。
反正魔法學校是把哈利·波特吸引住了,這里好玩。第一天的歡迎宴會上,校長是這樣瘋瘋癲癲致詞的:“歡迎大家到霍格華茲來度過新的一年!在宴會開始之前,我想要先對大家說幾句話。那就是: 蠢蛋!哭!渣渣!扭!”
掛在墻上的畫像里的人能夠跑出來,愿意上哪串門就上哪串門。魔法學校的棋子是會講話的。你要走這個棋了,它說,你走我干嗎?你難道沒有看見那兒有個騎士嗎?派他去好了,反正我們失掉它也無所謂,結果你就只好走那個騎士……
哈利·波特在這兒刻苦攻讀,當然就越發天天向上了。
雖然他暫時還不能讓一張桌子變成一只豬,但是騎上飛行帚,他就可以動作漂亮地上天了。他甚至可以在空中參加魁地奇球賽。那種靈活和敏捷,上躥和下跳,和孫悟空也差不多。只不過那猴子是捏著根棍子,而他是騎了把掃帚。
“那個人”沒有消失。“那個人”就是伏地魔。他雖然沒有形體了,但是他還有影子和氣味,他附在了別人的身上。他只要得到那塊神秘的魔法石,就可以完全再生,顯出原形,從而繼續作惡。
他沒有想到會和他無法殺死的哈利·波特相遇。哈利·波特又怎么想得到遇上這個罪惡兇戾的仇人?機智的哈利·波特贏得了石頭。哈利·波特贏得石頭,也便表達出了羅琳道德和人性的最后指點。在故事的從頭至尾,羅琳是一直在意著這類指點的。一個關于巫師的故事,有了這在意的指點,就有了晴空陽光的明朗和燦爛,好玩得也便安全,彼此放心。
小孩讀《哈利·波特》,大人可以放心的。
下一篇:晴天到這里看下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雅諾什系列:愛上雅諾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