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袁老師,快樂閱讀,為什么要提倡這種理念?以前我們也是說要閱讀,閱讀很重要,可能稍微功利一些,比較急于求成,要有一些效果,但現在提倡的就是閱讀圖畫書要快樂閱讀,袁老師您覺得提倡這種理念的基礎是什么?
袁曉峰:首先我覺得快樂就是一種品質,我們人活著就應該快樂地活著,如果一個人,就是說對這個成功看他怎么看,比如現在經常覺得這個人有錢、有勢、有權就很成功,我覺得不是,我也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不快樂,不快樂我覺得就不算成功,包括我們這次在貴州看到有些農村的孩子放著水牛,把水牛放到河溝里面洗,他們在那里嬉戲,他們非??鞓?,我說快樂是一種心靈的釋放,所以我就覺得孩子們從小得有這么一個品質他才能夠非常健康的、非常快樂的走過他的一生,不管他以后做什么,他讀不讀大學,讀不讀博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出他自己的精彩,讓他非常快樂的走過一生,這是我的一個想法。
所以我每次畢業典禮的時候都跟畢業生講,我沒有說希望你們個個都考取大學怎么怎么樣,我是希望他們能夠非常幸福地、非??鞓返刈哌^他的一生,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我覺得就夠了,不一定每個人非要有多少錢,非要有多大的權力,首先快樂是一種品質。
第二個,我覺得我們平常像我們小時候說要明確學習目的,就是說要為革命而學習怎么怎么的,實際上我們現在回想起來非??斩?,是不是?那么你的學習動機到底是什么?實際上就是興趣,就是快樂。如果他沒有興趣,他沒有快樂,他就沒有強大的動機,所以這種快樂實際上是他學習的一種核動力,他才會永遠都那么熱愛學習,所以我說快樂閱讀能夠讓孩子們,首先第一步是親近書,他覺得書離他不是那么遙遠,就是他的好朋友,而圖畫書就能做到,孩子們一看不是一看全是字的書,一看就是自己的書,他就愛書,親近書過后他就會喜歡書,喜歡書過后他就會自己去習慣于讀書,就讓閱讀變成他自己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因為我喜歡我就會去讀,而習慣過后他就會享受書,大家可能有的人覺得打麻將是享受,有的人覺得我去吃喝是享受,但是可能這些孩子覺得我能靜下心來閱讀是我最大的享受。
所以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比如說快樂閱讀就是讓孩子親近書、喜歡書,親近閱讀、喜歡閱讀、然后習慣閱讀,最后是享受閱讀。我覺得能夠享受閱讀的人他的內心是很豐富的,他不必跟人家爭更多的名和利的事情,他能夠把很多事情看得很透,他的心胸可以是很寬闊的,他不會為一點小事情斤斤計較,因為他的心里有太多的東西,他的心能夠裝下太多的東西他才能夠享受閱讀。所以有的時候我不太喜歡爭論,因為有時候我爭論的時候覺得好像沒必要,為什么呢?有時候跟人家爭的時候實際上你跟他的理解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我想我心里面的東西他不知道,算了,我理解他,我不跟他爭,我知道這種感覺,而我自己心里邊還是很快樂的,就是這種感覺。
主持人:你們的圖畫書快樂閱讀推廣了有幾年了,在你們學校最早推廣的時候,到現在孩子已經三、四年級了吧?和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成長起來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樣嗎?
袁曉峰:我就覺得太不一樣了,我可以舉反面的例子,因為實際上圖畫書它是形象的東西,如果我們一開始孩子光看抽象的東西,他腦子里邊不一定有那么多形象的畫面,比如說我們跟一個孩子講故事,不借助任何圖畫的講故事,可能有的孩子會走神,他為什么走神呢?他不知道你講的東西是什么,他不能還原成畫面,而有的孩子可以聽得很專心,他能夠把它還原成畫面,而有的孩子可能聽到某一個地方開始走神,因為可能聽到某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一個詞語他不能理解,他就開始走神,就走下去了。而圖畫書能夠給他很多豐富的畫面,比如說在今年的4月2號,就是安徒生的誕辰日,那一天我們學校搞了一個活動,就請了上海的梅子涵教授和王林博士到我們學校跟孩子們講故事,講閱讀。梅子涵教授特別會講故事,特別生動,孩子們特別愛聽。他問我們的孩子,實際上都是二、三年級的孩子,什么書讀過沒有,讀過的,什么書讀過沒有,讀過的。這時候有一個孩子,當時岳陽有幾個校長也到我們學校學習,有一個校長把孩子帶過來了,也是8、9歲,差不多跟我們孩子一般大,他就聽不下去,一直動,一直動,把椅子弄得特別響,后來我把這個椅子拿走了。后來我知道這個孩子確實讀的書不多,而我們的孩子讀的書是非常豐富的。讀圖畫書長大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圖畫書讀多了就愛自己的創作,創作出圖畫書,他們寫的太多了,也出版了兩本,就是很有意思,這是我一開始不知道的,只想帶著他們讀,后來我就想,我到美國去參觀的時候就看到他們老師用一個A4紙做一本很小的小書,有幾頁一折過來就能做一本小書。
我也第一次做了一個后海出版社快樂圖畫書,我當時就想帶同學們做,我說你看,我畫這個書就是怎么怎么的,我就講了一個故事,桃桃猴的故事,后來也掛到網上了,我說就可以畫這個故事,孩子也開始畫起來,反正畫的什么樣,我覺得那時候讀了泰迪熊,就搞了一個泰迪熊的溜冰派隊,然后孩子就搞了什么什么舞蹈派隊什么的,第一次當然特別粗糙,后來每次上課孩子都要我那個A4紙紙,后來就一直要了,而且是把自己平常的故事畫下來。我這次到貴州去,劉行,就是深圳的一個小畫家,那個小姑娘寫了一本《小老鼠騎車記》,寫得可有意思了,畫得也很美,我就講給同學們看,然后我講故事的時候孩子們就說她講的就是她自己,她自己就有一個那樣的自行車。我覺得好有意思,他們把自己當成小老鼠,誰是桃桃猴,后來我們在網上就有一個快樂森林的故事,名字全都是動物的名字,可好玩了,孩子們就把故事寫起來了,回頭我就想咱們光要孩子寫作文沒什么意思,我說那個作文書誰愛看?除了老師逼不得已要看沒有誰要看,這個書我讀了都很興奮。
主持人:其實這時候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創作能力。
袁曉峰:對,所以孩子們我從來不要求他們創作圖畫書,只是提倡,我們任何改革都不能增加學生的負擔,所以我不要求,只是提倡。這樣子到我們結題的時候,在我們這個實驗班這些孩子當中平均每個人實際上創作了4.8本,但是不平均,有的孩子1本也沒創作過,有的孩子已經創作了20本了,我覺得沒關系,應該是差異發展。所以這就是收獲,我們的孩子跟孩子不一樣,應該說孩子們都能創作圖畫書了,都可以成為小作家了,小畫家,小作家,現在你進我們學校掛的畫全是孩子們圖畫書里面的插圖。
還有一個,讓孩子們真的愛書了,這是我經常聽到那些爸爸媽媽告訴我的,經常我出去到我們附近的小區,就有家長碰到我,說你說怎么辦吧?我家女兒連上洗手間都拿個圖畫書,晚上10點鐘也不睡覺就拿個書看,怎么辦?。课艺f這是好事情啊,他愛讀書了他就愛學習了,你什么知識不是靠閱讀呢?我經常會聽到這種話,所以這也是讓我特別高興的事情。包括一年級的家長就跟我說,那個孩子就喜歡看書了,這就達到了我說的親近書、喜歡書、習慣書,已經到了習慣書這個程度了,所以我也非常高興。
主持人:這些孩子是被帶動起來的,他們已經變成習慣了。
網友:你好,袁老師。我兒子的閱讀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現在實在想不出什么辦法能提高他的閱讀興趣。我兒子今年6歲了,為了能讓他擴大知識面,多閱讀,給他也報了識字班,可是識字效果并不好。老師教的他記不住,現在我都搞不清是他記憶力不好,還是對識字閱讀不感興趣。
袁曉峰:這個網友的問題當中我發現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了他的知識面,第二個是識字班,我們經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媽媽就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我就想問這位媽媽,我們人生是短跑還是長跑?不僅是長跑,而且是超長的馬拉松。也許你給他的起點低一點,他也許彈起來會跑得更快更遠,好多媽媽的問題就在這里,功利心太強,他把識字和閱讀混為一談了,實際上我們不會識字一點不影響孩子閱讀,孩子讀圖的能力比我們強的多,而且他讀圖畫書,他每讀一遍可以講出不同的故事來,所以這個媽媽是她自己親手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我不信他的孩子小時候不愛讀書,而是在她的這種功利心,這么追逐功利的目的下孩子的興趣逐漸喪失。
這位媽媽,第一,她讓孩子自己選書,因為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是把孩子帶到書城去讓孩子自己選書,但是不能放縱,我說我們要放手,但是不能放縱,你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主持人:但他的選擇能力是有限的。
袁曉峰:對,是有限的,我們要引導。但是一定要尊重,你不能說我認為這本書好你就一定要讀這本書,他選的書你可以引導他選,但是你一定不能把自己的選擇強加給孩子,比如有些書我們覺得很好,孩子不覺得好,孩子為什么覺得那本書好你就要去研究,為什么孩子都愛讀那本書。還有比如我在學校講故事,經常是我上午講了,下午就有孩子背著書包跟我說,袁校長,我有了,我有這本書了,你看書包里。這就是個引導,我沒有說你必須讀這本書,我來跟你一起讀這本書,讓他知道原來這個書這么有意思,孩子就是一套書我給你讀其中一本,孩子覺得有意思,孩子一套就買了。
主持人:家長也要有意識。
袁曉峰:對,你要引導,你真正和孩子分享。我上課的時候老師們都來聽,不光是語文老師,各科老師都帶來聽的,比如說有個英文老師跟我說,他覺得聽了之后覺得圖畫書特別好,他就把書拿給兒子讀,他兒子4歲了,他說我兒子一本圖畫書可以講出很多故事來,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有味道。我從他那里就知道了原來孩子讀圖畫書每一遍都可以讀出不同的意思來,就包括我發現孩子讀圖的能力比我們強,有很多細節我們沒看到孩子看到了,而且孩子看到了想到的也是我想不到的。
我打個比方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本《愛心樹》,是我剛開始上第一節課上的,我都沒太注意,上完過后,課都上完了,就有個小孩兒問我,他說老師,那個小男孩他要是死了,那大樹不是很寂寞嗎?因為小男孩都老了。我當時愣了一下,我還沒有回答,就有好多小手舉起來告訴我,比如有個小孩就說,他說他死了可以埋在大樹下,他是一直陪著大樹的。另外一個小孩又說,他說我是這么想的,他不是結了婚了嘛,他就有孩子了,他的孩子可以來陪大樹,孩子死了,孩子的孩子還會陪大樹,所以大樹永遠不會寂寞。這時候就下課了,又有個小孩跑來找我,他說你看,大樹上有兩顆心,刻了兩顆心,在砍掉的時候搬走了一顆心還有一顆心,他說我想,其實我當時沒太看清楚上面有這個,他說我想這顆心就是這個小男孩的心,所以大樹從來都沒寂寞過,小男孩的心永遠都跟他在一起的。我覺得這個孩子看得,這就是他讀圖讀出來的,所以我真的覺得我們這方面真的不如孩子。家長有的時候就是急于求成,他說這個問題我知道你不知道,我要你讀書就是純粹為了教育你,那種很直接的功利目的,孩子很反感,我就想我自己小時候自己帶兒子,我兒子也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要給他讀故事,他也非常愛聽,如果他不睡著我也不能停止讀,有時候我讀得口干舌燥我還得讀(笑)。但是有一種故事他不愛聽,他有時候犯一個小錯誤我就要講個故事,反正肚子里面故事很多,就教育他,有幾次犯了錯誤我說過來過來,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后來他不過來了,他說我不聽,我知道你又要教育我的,所以孩子對這種功利性的讀物是很反感的。我是把圖畫書當做教育理念來讀,因為我讀了以后更能夠解讀孩子的心靈,所以家長真的是,你要走近孩子,孩子讀什么你也要讀什么。
主持人:對,也是建立關系,圖畫書很適合建立那種親密的關系。
袁曉峰:對,讓孩子翻書,你去和他讀,那種感覺我就想像在那種橘黃色的燈光下,拉著窗簾,你跟孩子一起讀很溫馨的感覺。
主持人:其實孩子很喜歡那種帶動他閱讀的方式。
袁曉峰:實際上家長忽略了一點,聆聽也是閱讀,不要著急讓孩子看字,比如說你光帶他讀識字班,他能識很多字了,但是他不會閱讀,讀字和閱讀不是一回事,讀字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閱讀能力就是想像能力,就是想像能力,所以讓他上識字班不如給他看圖畫書,我這里想說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我跟老師跟家長都說,咱們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有虛榮心,打個比方,6歲的孩子能認2000個漢字是不是很自豪?你到處吹牛。到了9歲,每個孩子都能認2000個漢字了,你的優勢在哪里?
主持人:不光優勢體現不出來而且還失去了很多東西。
袁曉峰:對,而你6歲的時候把他帶進讀書、閱讀那么一個大花園當中,我說那叫不可估量,我說孩子要發展不是讀完了中學就不讀了,他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你讓他熱愛閱讀,讓閱讀成為他的習慣,他才能夠終生熱愛學習,反正我覺得我自己是沒有這種虛榮心的,我對我自己的兒子,對我的學生都不會這么要求,而是讓他們真的去熱愛閱讀,熱愛讀書,讓他們在快快樂樂當中自己去發展。
主持人:其實這點很重要,就是正確的閱讀方法應該是向放下虛榮心、功利心,完全是真實的閱讀狀態。
袁曉峰:真的為了孩子的發展做一些事情,而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能夠很自豪跟人家吹個牛,不是為了這些,你就踏踏實實地想這樣對孩子發展有好處,因為專家研究,就是說聆聽這種閱讀的方式實際上對于13歲以下的兒童,他聆聽的閱讀比他自己用眼睛看的閱讀更有效,而且這種能力更強。實際上我們不要說13歲以下,我們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很愛聽?聽一些很好的朗讀,就包括我自己,因為我剛工作是在師范學校教書,那些學生也都很大了,也要當老師了,他們也喜歡聽你跟他講,跟他推薦,有時候我覺得我自己讀了很美的詩,我給他們讀,我讀了很好的報告文學我跟他們講,我一講那些孩子們也瘋了似的都去讀去了,都去愛去了,所以聆聽這種閱讀方式我們家長一定不要忽略。
我覺得我們的孩子不能光看他的分數能考多少,一定他的身心都要非常健康,所以我現在自己在進修心理學,我就想我要把閱讀和孩子的心靈成長結合起來,我就在我的每一次閱讀教學當中盡量帶著孩子們去做一次心靈的旅行,讓孩子通過每一本書的閱讀成長他的心靈,讓我們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他不管以后長大了從事什么工作,他都會是一個快樂的人。
上一頁12345下一頁下一篇:34歲孩子該看什么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給小兒選購圖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