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記得小學的語文考試,常有一項“解句”,就是讓學生猜作者寫某句話還有什么弦外之音。我小時候語文很好,作文篇篇是范文但也覺得解句很生硬,作者寫的時候可根本沒有那些個“革命覺悟”,全是后人的牽強,哈哈!
現在孩子們的童話故事,也大多是有一個寓意的,最多的就是教育孩子要有一個良好品質啦。有些爸爸媽媽可能覺得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文”,對孩子板起面孔說教總有些可笑,找到我以前寫的一篇小文,希望可以給爸爸媽媽一些提示:
孩子為什么愛聽童話故事?因為故事里面有奇特的人物和有趣的情節。通過聽故事,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社會道德認識能力等都會得到發展。但是,我們要記住最基本的一點:給孩子講故事是為了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使孩子從“聽大人講故事”逐步過渡到“獨立閱讀故事”。在保證了這個基本點之后,再向孩子潛移默化地教授一些閱讀技巧,例如給孩子講《木偶奇遇記》、《狼來了》這類的故事,當孩子聽了完整的故事并對故事產生了興趣之后,我們可以通過目的性較強的提問來幫助孩子理解有關的社會道德規范:“放羊的孩子喊狼來了的時候,為什么沒有人來幫他了呢?”這樣的提問也是幫助孩子理解并領會: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核心思想。提醒家長朋友,通過童話故事進行的道德教育,不要變成枯燥的道德說教,一些道理點到即可;隨著成長,孩子對童話里蘊涵的道理將有逐步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文/周燕 轉自好父母博客
下一篇:防長胖讓孩子多看健康童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和你的孩子一起閱讀童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