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東子:謙虛的孩子會走得更遠。
范姜國一:我還沒學會驕傲,嘻嘻。
爸爸東子 ———
謙虛是一種美德,謙虛也是一種求實的態度。它能使人比較清醒地認識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搞清楚主觀與客觀、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驕傲是謙虛的對立面,是前進的大敵。一個人的成績都是在他謙虛好學、撲下身子實干的時候取得的,當他什么時候驕傲了,自滿自足了,就必然會停止前進的腳步。而驕傲自滿,故步自封,不但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障礙,而且還會造成伙伴關系的緊張。
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導我們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因為一驕傲,人就會固執起來狂妄起來,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好的幫助。所以,如果發現了孩子的驕傲情緒,家長一定要盡快地加以糾正。
實際上,使一個人產生驕傲的真正原因并非飽學,而是因為他的無知。同樣,一個人的謙虛也不是因為他差得很遠,恰恰相反,他甚至會超越那些自以為是的人。謙虛與驕傲的原因在于一個人的個人修養如何,而不在于是否多讀了幾本書或是多做了幾件事。
西方先哲蘇格拉底被公認為最聰明的人,好像沒有什么事情是他所不知道的,但是蘇格拉底卻一點也不這樣認為。他說“不可能!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無所知。”
像蘇格拉底這樣博學多才的大哲學家,卻認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可見他是多么謙虛,這種謙虛可以讓他不斷地進步,但是很多人卻認為自己天下第一,這樣的人,哪有不跌跟頭的!
在現在的家庭環境中,很多獨生子女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榮譽與成績,他們會因為驕傲自大看不起朋友和同學,偶有一點進步就會沾沾自喜,甚至有時會把集體的成績看成個人的,這些表現將會使他們不再進步,甚至會脫離朋友和同學,脫離集體,進而失去目標。
盲目驕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視野狹窄,自以為是,將嚴重阻礙自己前進的步伐。
孩子產生驕傲往往源于自己某方面的特長和優勢,父母應該先分析孩子驕傲的原因:是學習成績比較好、有某方面的藝術潛質,還是有運動天賦什么的。然后應讓孩子認識到,他身上的這種優勢只不過限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放在一個更大范圍就會失去這種優勢;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積極進取,而不是驕傲懈怠;并且優勢往往是和不足并存的,同時應該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當然,教育孩子要謙虛,并不是以犧牲自信為代價的,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或做了好事,我們和孩子引以為豪和驕傲是正常的心理滿足,不屬于不謙虛的范疇。所以要告訴孩子,要積極進取,去獲得成功,并心安理得地去分享這份成功。
女兒依依是個十分謙虛的孩子,低調不張揚。盡管從小到大孩子一直表現得很優秀,得到很多親友和老師的贊賞,但是孩子從不為此驕傲。
從上小學起,依依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很好,而且依依很懂事有禮貌,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由于各科成績都很棒,二年級時她跳了一級,跳級后很多原來班級的孩子羨慕她,擔心依依從此不理他們了。可恰恰相反,依依不僅照樣去原來的班級找小伙伴玩,而且還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9歲時《玩過小學》的出版,使依依一夜成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都在報道她的快樂成長故事,瞬間她被推到了公眾面前,成了一個“小名人”。盡管如此,孩子依然如往常一樣謙和自然。
在出版社組織的《玩過小學》簽售過程中,無論是長沙、廣州、北京,還是沈陽、南京,只要是我們去過的地方,都有些和她同齡的小粉絲找她簽名,簽完名后,依依還要和各地的小伙伴玩游戲,和大家互留地址、交換禮物。在長沙與小伙伴玩跳跳球、吹泡泡,在廣州與小伙伴玩撲克、捉迷藏,在北京與小伙伴玩猜字謎、腦筋急轉彎,在沈陽與小伙伴玩彈力球、跳棋、五子棋,在南京與小伙伴玩成語接龍、踢毽子……由此,一些小朋友稱范姜國一是最沒架子的“明星”。
依依平淡地看待《玩過小學》的出版給她帶來的成功效應,所以后來無論媒體如何熱烈地關注和宣傳,無論讀者如何地加以肯定和艷羨,依依總是一副“沒什么”的態度,該怎么玩還怎么玩,調皮依舊、貪玩依舊、天真依舊。孩子總是對大家說:“我不是很出色,就是比大家玩得多。”
依依在外簽售一個多月,回到家后就急急忙忙地去樓下找小伙伴玩耍,可是一些從前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見到依依卻很不自然,認為依依現在是“名人”了,有距離了,不情愿和依依玩了。開始依依有些傷心,后來大家見依依很真誠很謙虛,而且沒有一點架子,還是以前那個開朗活潑的小伙伴,于是大家又都成了好朋友。
此后,3年多時間里,依依從未對別人主動提及自己跳級、出書的事。依依也不時地對我說,爸爸盡量不要告訴別人我跳級、出書的事,我想和大家一樣做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和大家一樣快快樂樂地成長的孩子。
雖然今天的依依取得了相對的一些成功,但是有孩子的這份謙虛的品質,相信她會走得更遠。
女兒范姜國一 ———
“謙虛”,真的是成長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沒有“謙虛”,就沒有成功,凡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成功”了的人,他并沒有獲得真正的成功,只是心里的驕傲意識在作祟,只有謙虛的人才會取得成功。
我不敢說自己有多“謙虛”,但是我知道我不驕傲。如果說自己有多“謙虛”,那就沒有真正地做到謙虛這一點,所以這里給大家講一個我看過的有關“謙虛”的故事:
有一個在事業上取得一番成就的年輕人,他因為自己的成就而對他人的一切建議置若罔聞,而且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結果因為自己的管理不當,他引以為豪的公司倒閉了。于是他打算去拜訪一位聰慧的老者,希望老者能給他一些中肯的建議,好讓他東山再起。因為老者住在深山里,所以不能開車前往,年輕人長途跋涉沿著那條山路走了兩天兩夜,終于走到了老者的房前。站在門前正要敲門的他想,就算是來求錦囊妙計,也要求得有骨氣一點,好歹自己曾經也輝煌過呀!于是疲憊的他站在老者的房前仔細地整理自己的衣服,然后昂首挺胸地大步走進房間。沒想到老者的房子是按照老人的身高定做的門框,一個七尺男兒如果不彎下腰是進不去的,所以年輕人的頭上被撞了一個大包。他又氣又痛,心想就是來求他也不能這樣侮辱人呀,就不信沒了他就不行。他轉身要走,這時屋里傳來那位老者感慨的聲音:“唉……怎么這么不謙虛,這讓我怎么幫助你啊!”年輕人聽了羞愧之極,紅著臉彎腰進了老者的房間……
結果呢,當然是好的:年輕人改正缺點后,公司日益發達,年輕人又回到了原來的巔峰。
嘿嘿,這樣一個故事不是對“謙虛”的最好的解釋嗎?
下一篇: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的寶寶是“兩面派”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