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暑期里,不少好動、多動以及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成為注意力培訓班、心理咨詢中心和注意力缺陷夏令營的“主力軍”。記者發現,最近不少家長紛紛帶著孩子求診于各大醫院的兒童多動、注意力缺陷等兒保門診。不過專家也提醒,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癥的“帽子”。
相關培訓班暑期火爆
孫小姐的兒子昊昊今年6歲,平時特別好動,在幼兒園里經常和同伴打鬧,在家里也不聽家長的話,這讓她和先生著實頭疼。眼看孩子就要上小學了,孫小姐決定帶兒子到早教中心參加一些訓練注意力集中的培訓班,希望能以此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近日,記者從一家早教中心了解到,暑假以來,該類針對注意力不集中兒童的培訓班報名情況十分火爆,大約每天都要接到數十位家長的咨詢電話。截止目前,其分部已經接受了200多位小朋友的報名。據了解,這些培訓班主要從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入手,從而使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吸引了不少家長的關注。
注意力缺陷成求治熱門
放假后,李女士帶著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林林(化名)再次來到心理咨詢室。在咨詢師粟星瑜的多次幫助下,原本多動、上課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的林林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粟老師說,像林林這樣的孩子經過心理行為訓練、趣味游戲訓練等多種方法后,注意力有望有所提高。
據介紹,在暑假前,家長咨詢都集中在雙休日;在暑期里,孩子有了更充裕的時間,不少家長都趁著這段空閑時間帶孩子到中心咨詢。目前,平均一周大約就有30人次接受注意力訓練輔導,數量比平時上升約三成。
此外,在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今年暑期兩次針對注意力不易集中兒童的“向日葵”夏令營中,有50多個家庭積極參與。通過指導家長、老師運用科學的方法,使得這些6至10周歲、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通過活動,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
“好動”未必是“多動”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朱雪琴老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平時好動、貪玩、做作業不專心,不要輕易以為自己的孩子就是得了注意力缺陷或多動癥。
“作為咨詢師,我不主張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因為孩子有很強的可塑性,一旦告知家長孩子有多動癥的話,家長就會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朱雪琴老師強調,每個孩子都有差異,不要用統一的標尺來衡量,“越是年齡小的孩子,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不過,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孩子的興趣點也會大有不同,有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為對對象不感興趣。”對此,朱雪琴認為,家長應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一起發現他(她)的興趣點。
下一篇:給面臨壓力的孩子以支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心事體態告訴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