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社評論員 線教平
時值全國兩會拉開帷幕,有關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不斷涌入民眾視野,其中“女童保護”、“兒童安全教育”成為委員們熱烈呼吁的強音之一?;叵脒^去 幾年,山東青島,幼兒園保安猥褻兒童;河南桐柏,54歲教師猥褻女生;廣東雷州,小學校長多次誘騙兩女生,實施性侵……數據顯示:自2013年1月1日至 12月31日被媒體曝光的案件就高達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如此高頻率發生的兒童性侵案件,何其憤慨!
其實早在2011年,國務院就曾印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 讓孩子明白“內衣覆蓋的地方,不容侵犯”。但是,后據調查顯示,當前兒童對于“觸摸隱私部位是侵犯者的錯”,“將此事告知成人”等意識仍舊匱乏,其背后的 原因有學校教育不足的因素,但長期以來,家長傳統教育觀念的偏差應尤為引起重視。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理當擔起對孩子進行性安全教育和監護的重任。
從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現實情況講,學齡前孩子的性安全教育,多是在家庭,責任在父母;入學后,孩子的性教育雖然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學校有教育的義 務,當更需要貫穿在家庭親子關系的發展過程中。倘若家長們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難于啟齒,甚至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只會白白錯失在日常生活中施教的契 機。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無知甚至產生曲解,無力自我防范,自然很難識“狼”、防“狼”,進而讓“惡狼”性侵屢屢得逞。
此外,家庭中所進行的性安全教育,不僅是教導孩子有關性方面的知識而已,為人父母者也必須以身作則,謹慎言行,善于用身邊的見聞,潛移默化地啟 發孩子學會分辨是非善惡、保護自我。正如洪嘉禾等人所著的《性的教育》一書中提到的那樣:“兒童早期所接受的有關性問題的準則和觀念,是成年后的性心理基 礎,不論家長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恰恰也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只是很多都是錯誤的教育。”
因此,首先,兒童性安全教育的主責在家庭,家長需要轉變對孩子性教育的觀念,學會教育的方法,理直氣壯地引導孩子坦然地面對,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它,增強 對性犯罪的免疫力。其次,還要注意理清一個誤區:性安全教育絕對不是簡單的知識教育,它是一個涉及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隨受教育者年齡不斷 發展的再社會化過程。在這方面,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荷蘭的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開始接受性教育,與學其他課程一樣,孩子們還可自己做研究報告,在 餐桌上父母還會和孩子們討論這方面的話題,從多個方面引導。而觀念的開放并沒有像外界所擔心的那樣造成性泛濫,相反,荷蘭擁有歐洲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
性教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系統工程,急需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全方位的合力,不僅從校內外向孩子們普及科學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辨別力、法制觀,還要通過立法、制度完善等推動兒童性安全教育的法治建設,共同為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構筑遮風擋雨的堅固屏障。
下一篇:性不能“忌”和“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幫孩子戒除“網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