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李玫瑾,被譽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曾多次對重大案件的案犯進行犯罪心理分析研究,甚至協助一些疑難案件的偵查工作。在長期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她發現預防犯罪的關鍵在人的未成年時期。由此,她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及家庭教育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努力,提出了人在早年不僅需要物質撫養,更需要進行心理撫養的見解。
李玫瑾屢次提到的一個案例,是2007年美國大學校園槍擊案的案犯趙承熙。他無故槍擊老師和同學,在錄影帶中他怒吼:“讓你們有錢,見鬼去吧!”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寫的暴力文章曾被老師提交校方,但被認為是“文學創作”而未引起足夠重視。而趙承熙心理的變異要追溯到他8歲時全家從韓國到美國的移民。他對陌生環境很恐懼,卻不被父母理解,當他問:“我們為什么非要到這里來?”父母只是回答他:“這里好啊,這里富有?!边@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對環境仇恨的種子。李玫瑾指出,物質上的豐富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在幼年時期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被理解、被接納。
孩子出現行為及心理問題,多在12至18歲,但這些問題的出現,源于12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親子根基》:何為心理撫養?
李玫瑾:心理撫養的關鍵:一是建立母子的依戀;二是對六歲前的孩子進行性格培養。
心理依戀的形成是心理撫養的起始點,依戀必須是一對一的。二次世界大戰時很多孤兒長大后出現心理問題,后來發現,在養育院長大的孩子盡管吃飽穿暖,但是他們沒有一對一的依戀背景,他們成年后的心理問題很多。所以,一對一的依戀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與健全人格的關鍵。
孩子依戀的對象首先應該是母親。當一個小嬰孩躺在媽媽的懷里幸福地吃著奶,偶爾抬頭看一眼媽媽;當他學著邁步時摔倒了,媽媽把他擁入懷中安慰他;當他快要入睡時,迷迷糊糊睜開眼,媽媽還在他身旁給他哼著催眠曲……所有這一切都會使他對媽媽產生依戀。媽媽的聲音、媽媽的氣味、媽媽的撫摸……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講,比任何玩具都重要。對我們成人來講,最喜歡吃的不還是童年最愛的食品,最思念的不也還是兒時那最熟悉的環境與伙伴嗎?
可是現在很多媽媽生完孩子沒多久就上班了,寶貴的親子時光交到老人或保姆手中,這使得依戀的形成大打折扣。孩子沒有穩定可靠的依戀對象,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也就會相應降低,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不服管教。
《親子根基》:職業媽媽們應當盡量做到什么?
李玫瑾:在孩子一歲半之前(喂奶階段)全職帶孩子,一歲半之后可以部分分離,如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帶孩子睡覺,不要讓老人或保姆帶孩子睡覺,這樣孩子與媽媽之間還可以有親密的身體接觸。千萬不要把孩子一生下來就送回老家撫養,到孩子上學再接回來,這樣的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與父母之間有隔閡,青春期很可能有叛逆行為。
有一個青少年偷竊的案例。一個小女孩上面有兩個姐姐,父母生下她一看還是個女孩兒,就把她送回老家給姥姥帶,上學時接回來怎么看她都不順眼,覺得沒有兩個姐姐好。她也很怨恨父母生了她不養她,不愛在家待,迷上了網吧。后來偷了家里的錢跑到北京,幾天就花完了,接著偷。這樣的孩子父母再管教就很難,因為沒有早期的依戀做基礎。
我們所接觸的大量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都是在6歲前沒有情感依戀對象;6至12歲無人管教,18歲后就出現心理與行為問題。
在孩子6歲以前,父母要著手孩子性格的培養,必要時要對孩子說不。
《親子根基》:心理撫養包括管教嗎?
李玫瑾:孩子12歲以前,是心理撫養的優勢時期,也是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期。而0~6歲又是最關鍵的。其中0~3歲著重于情感培養,3~6歲著重于性格培養。
3歲以前的孩子,還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跟他講道理他也不太聽得懂,父母要以撫慰為主。3歲以后,孩子表現出沖動、自私、任性,父母就要糾正、引導,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溺愛的后果不堪設想。我遇到一對外交官夫婦,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工作忙常覺得虧欠孩子,就買各樣的禮物給孩子。孩子小時候非常乖巧,可是到了16歲時,母親突然發現他已經變得不可理喻了:驕氣、蠻橫,怕苦怕累,僅因不愿完成國外高中的志愿者學時就不肯將在國外的高中讀完?;氐絿鴥扔只ㄥX如流水,毫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弄得父母苦不堪言。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6歲之前學會對他說“不”,孩子可能會有些痛苦,但最多也就是大哭一場。若你等到他青春期再對他說“不”,他就不會簡單地哭一場,而是不再理你,然后可能離家出走。
父母希望孩子有什么樣的品行,自己要身體力行。這樣的管教才有說服力。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他很大的影響,并成為他今后為人處事的榜樣。
《親子根基》:如今父母們從小升初開始就在為讓孩子考好學校忙碌。對此您怎么看?
李玫瑾:父母不要單拿成績衡量孩子,應該首先這么想:孩子來到我身邊就是上天賜給我的寶貴禮物。其次,孩子健健康康的就當知足。我的女兒先天體質不太好,但有一次我帶她去看一個同事的孩子,那是個頭部以下癱瘓的孩子,看到他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生了這么一個能自由跑跳的孩子!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并加以培養,讓他將來能夠做自己喜歡并對社會有益的工作。所以興趣和能力是重要的,而不是分數?,F在很多大學生只會讀書,走到工作崗位上毫無創造力。我看男孩子學廚師、女孩子學剪裁都不錯。我自己的女兒從小數學就不好,再使勁聽都聽不明白。我說,你不用難過,咱英語不比好多同學強嗎?所以父母不要總跟別人比,要求孩子功課門門好,那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
在選學校的問題上,我倒覺得一個校風良好、同學友善的學校比有名師、升學率高的更重要。因為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影響是很大的,直接影響到他心理的健康。大人不也有這樣的感覺嗎?人際關系和諧、心情愉快,做事才有效率。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仍要付出時間與精力來陪伴他,并要理解、尊重他的感受,不能以強硬的態度、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親子根基》:為什么一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突然變得讓父母感到陌生?
李玫瑾:一定不是突然的。有一個媽媽問我:“我的女兒小時候乖極了,怎么長大了突然變得這么不聽話?”我說:“你一定有什么地方傷著她了?!彼肓讼胝f:“沒有啊,就是把她的電腦上網給掐了?!边@還不算傷著孩子!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太孤寂,很多就在網絡里找樂趣。你用這么簡單的辦法斷了她最愛好的東西,她不跟你說話還算好的,有的干脆就跑了不回家。
父母在早期沒有做足夠的努力,到了孩子青春期很難辦,但尊重、理解是必須做到的的。在這個基礎上想辦法解決問題。我碰到過一個天天泡在游戲廳里的女孩子。我對她說:“你回去試試游泳、打球、畫畫兒。你知道嗎,這些東西你一旦身心投入進去,有意思極了,比玩電腦游戲強多了?!彼胄虐胍傻卮饝囋?。父母也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此外,父母還要告訴青春期的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免于傷害。我們院里的一個男孩子,平時很老實,同學叫他去打一個孩子,他不敢說不去,跟著去了在旁邊看著。結果被打的孩子精神受了刺激,父母把這幾個孩子告了。這個男孩被判了8萬賠償。像這樣的情況實際上不少,青春期的孩子最怕被同伴孤立,父母要告訴孩子一些實用的技巧,比如:走到半路找個借口說鬧肚子跑回家,總之在無法改變的時候要想辦法避開,使自己免受傷害。
《親子根基》:父母如何成為青春期孩子的朋友?
李玫瑾:欣賞孩子、造就孩子。我的女兒理科成績不太好,她說她唱歌的時候最快樂,那我就送她去學唱歌。女兒中學也是校合唱團的領唱,到了要考大學的時候,她說要學音樂。我跟她坦誠交流,不愿她吃青春飯。她說:“我可以學音樂教育?!蔽乙幌?,這倒可以。就這樣她大學報考了音樂教育專業。父母可以給孩子建議,但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仍然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陪伴她度過這個成長的艱難時期。我的女兒快要中考時,我因工作的原因完全顧不上她,結果她差3分落榜,我還很生氣,暑假給她報了個班,讓她補習去。那一段時間,女兒覺得我特別不理解她,不愿和我說話。后來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來調整,女兒才又慢慢與我親近起來。
在孩子與你別著勁兒時,你說什么她都不會聽。但當你們的關系好起來時,她可能會在某一個時候主動告訴你:“媽媽,我發現你的想法是對的?!爆F在我的女兒大學畢業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她讓我猜猜她的月工資是多少,說會嚇我一跳。我果真沒猜對,她告訴我是600,我們哈哈大笑,還沒我們給姥爺請的保姆工資高。我半開玩笑地說:“那你就承包我出差時從機場來回的接送,還有大部分家務,我給你勞務費?!迸畠盒廊徽f:“好吧!”
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應該是這樣一種快樂與愛的關系,不要整天想著讓孩子做人上人,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不也很好嗎?
下一篇:父母態度影響孩子性格形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調皮孩子多一些寬容與鼓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