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無端端病了,但是又會突然病好,他們是真病嗎?不,他們有可能是在裝病!他們為什么要裝病呢?作為父母的你們,是否正在苦惱如何辨別孩子的真病與假病呢?不怕,筆者給你們一對金睛火眼,讓你們一眼看穿孩子的真與假。
逃避責任型
癥狀:5歲的丁丁把爸爸那個最喜愛的花瓶摔爛了。當爸爸下班后,丁丁已經“病”倒在床上了,一直在叫肚子疼。
原因:丁丁想逃避責任,以裝病的伎倆來獲取“豁免權”。
藥方:1。家長平時鼓勵孩子勇于承擔責任。
2、善于觀察,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總結“真病”與“假病”之間的區別。
3。適當給正在“生病”的孩子懲罰
恐懼上學型
癥狀:6歲的萱萱不想去幼兒園,就對媽媽說肚子痛,要媽媽幫她請假。
原因:1。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欺負、冷落等。如孩子受到老師的責罵,小朋友的欺負。
2。調整對寶寶的期望值。一旦父母的期望值超過孩子承受能力的范圍,善良的愿望就會變成對孩子的心理重負,產生不愿意上學的消極因素。
藥方:1。限制“病孩”的活動。當孩子說身體不舒服不能上學時,家長把他當一個病人去護理,要求他整天躺在床上,每餐只給清淡的飲食,謝絕小朋友來訪,全家不準看電視。若孩子是裝病,他就會感到裝病還不如去上學,主動提出上學的要求。如果孩子是真有病,雖然他在家呆著沒意思,也無法打起精神去上學。
2。家長盡量帶孩子參加打球等活動,讓孩子融入集體。
3。家長與老師對孩子加以疏導,多點當眾稱贊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4。定出明確的要求:體溫必須是38℃以上,嘔吐或有其他癥狀時,孩子才能不上幼兒園。
尋求關注型
癥狀:5歲的洋洋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就說肚子痛,要媽媽來接他回家,可回到家后馬上變得活蹦亂跳了。
原因:1。在洋洋真病時,大人們特別關心洋洋,而且特別容易滿足他。
2。多次真病后,洋洋認為“只要我不舒服,媽媽就能滿足我”。
藥方:1。真病假病由醫生來決定。當孩子老是說頭疼或肚子疼時,父母不要直接指責孩子裝病。家長可告訴孩子到醫院檢查。如果是假裝的,孩子一般都會拒絕。家長讓孩子明白,生病就得去醫院。孩子若是裝病,肯定免不了會出現破綻。
2。家長減少對孩子“生病”時的過度滿足。家長要讓孩子懂得“生病”與“愿望滿足”是兩回事,逐漸讓他們意識到“不舒服”也不能成為“愿望滿足”的工具。
3。用更吸引人的愿望試探孩子的“不舒服”。當洋洋說“不舒服”時,如果你說“哎呀,本來媽媽想給你吃×××(洋洋特別喜歡吃的)這下看來不行了……”看看洋洋的反應,就可區別孩子生病的真假。
4。平時不要過分關注孩子。孩子用裝病來讓你注意他,你不要理睬。當他用正確的方法讓你注意他時,你要表揚他。
心理焦慮型
癥狀:因為爸爸的工作調動,明明轉學到了另一間幼兒園。可是不到一個星期,明明出現感冒的狀態,晚上睡眠尿頻,而且經常做噩夢,有時還大叫著醒過來。
原因:孩子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感到害怕、緊張,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出現的軀體癥狀。
藥方:1。降低父母對孩子身體的焦慮。家長不要一聽到孩子說不舒服,就表現出過度的焦慮與不安。
2。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精神緊張容易導致胃疼、頭疼或其他一些身體癥狀,運用放松技巧幫助孩子放松下來。
3。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屬于心理焦慮型的孩子病癥多發生在任性、抑郁、膽小孤僻等性格不良的寶貝身上。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開朗、合作、合群的性格。
4。不要過分溺愛孩子。比如孩子跌倒破皮時,家長不要驚慌失措。你可以親吻孩子以示同情,但你的態度應該是:沒關系,很快就會好的。
下一篇:保護好孩子的“難言之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待在角落的孩子更易成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