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那個瘋狂呀,完完全全進入到故事里面去了。土豆、蘋果和橘子,長胳膊長腿,臉上笑嘻嘻的,手拉著手坐在汽車上面,頭發被風吹得老長,天上飄著白云。之后,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創作跑到我這里來:老師,你先聽我的!老師,你先聽我的!給我講他們創作的故事,語無倫次,上氣不接下氣。
每人講完我都問:我怎么能認出來哪個是蘋果、哪個是土豆、哪個是橘子呢?
老師,這個是蘋果,這個是土豆,這個是橘子!
我說那你抬起頭,看看黑板。
一看黑板舌頭伸了老長——原來自己畫的跟老師一樣,也是三個大圓圈!剛才還在笑話老師,結果犯了同樣的錯誤。
這說明什么呢?盡管孩子認識了特征,一到實際中還是做不到。我不能指出他們的錯誤,要讓他們自己認識、自己發現,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實體化的過程。觀察并不是當時就要讓孩子具有觀察能力,而是讓他們重視觀察,在他們心靈里種下一顆“觀察”的種子。
下一節課,是方形物體;再下一節,是玩具,物體的組合,有圓又有方。
這樣一步步下來,孩子就會徹底重視觀察這件事了,你不讓重視都會重視的。
時間一長,觀察就會像一種營養,滲透到血液里了,最終形成觀察的習慣。
從歸納到心靈
再往下,是提高品味,讓孩子進入精神層面,從歸納到心靈……
每種課都有專門的進入方法,怎樣進入,才能更好地表達、得到提升,都得非常講究。進入、表達、提升,三者缺一不可,這中間提升最重要。
提升很難,關鍵得有個燈塔做指引,讓你找到方向。食物是人的基本需求,屬于物欲范疇,玩具就有點精神意味了。再往上,應該是人所獨有的東西。
比如說,人待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些痕跡,物品要是被人用過,就會留下人的烙印,別人就會感覺到。什么物品最能留下人的烙印呢?鞋子。鞋上留下了運動與歲月最明顯的痕跡,所以從鞋子進入最好。
透過鞋子觀察背后的東西——穿過鞋子的那個人,他的職業、性格、喜好,也就是那人的“味兒”。引導孩子在觀察時融入感受與想象,這就進入到精神與心靈領域,進入文化的氛圍。
氛圍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眼睛很難觀察到,只有心靈才能捕捉。氛圍的形成取決于每一個個體、每一個單元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和諧。
我發現,進行氛圍的營造甚至比純粹的觀察更能讓孩子喜歡。一旦進入氛圍,他就不再為了觀察而觀察,成了為享受而觀察。孩子的品味就會真正提升,你提供物質的東西已經不再使他感到滿足了。
下一篇: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