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小明最近遇到了點麻煩,3歲的他最近總是尿褲子。小小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粑粑麻麻的“小電影”,此后就出現了尿失禁的情況。幼兒性教育有4“禁”,家長務必謹記哦!失敗性教育——3歲男童偷看黃色影片致尿失禁
孩子自述:
最近,我發現粑粑麻麻總喜歡在房間偷偷看一部小電影。可一見我進來,他們就急急忙忙關電視,還責怪我悄悄進去。粑粑麻麻在看什么呢?為什么不能讓我看?一定是有趣的動畫片吧?
這天,我在粑粑的枕頭底下翻出來一張影碟,好像就是他們偷偷看的那部動畫片!我興奮地把影碟放進DVD機里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里面是一個叔叔和一個阿姨在打架,感覺好殘忍好惡心,一點都不好玩!我被嚇死了,馬上把電視機關掉。
可那天之后,小電影里的畫面經常在我腦海里出現,嚇得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尿褲子。我好煩惱,為什么粑粑麻麻喜歡看那種惡心的電影?看動畫片多好啊!我老是尿褲子,被小朋友們嘲笑,我覺得自己好羞羞好沒用……怎么辦?
案例中的小男孩之所以被黃色影片嚇成尿失禁,主要是由于他的父母犯了幾個錯誤。第一,遮遮掩掩看黃片,被孩子發現后并沒有乘機加以引導,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好奇心。第二,黃色影片看完不放好,給孩子偷看埋下了伏筆。第三,從未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導致孩子第一次接觸黃色影片,便由于不理解里面的內容而被“嚇尿”。“如果沒有日本的AV(成人視頻),中國的性教育將是一片空白”,這個觀點一點也不夸張。可以說,目前由家庭發起的幼兒、青少年性教育幾乎等于零,而由幼兒園、學校發起的早期性教育也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上。調查顯示,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正是源于影視文藝作品或色情光盤。但是,讓毫無性教育經歷的“小白”孩子通過AV來獲取性知識,往往沖擊過大,影響反而是消極的。因此,孩子的性教育刻不容緩,最好是從孩子的第一間學校——家庭開始。 循序漸進——嬰幼兒性教育,不同年齡不同重點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性意識的萌芽從剛出生的嬰兒就開始了。而到了兩三歲,寶寶就已經開始對兩性問題感到詫異和苦惱。所以,千萬不要再考慮“這么早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好不好”的問題了,早期性教育,從嬰兒時期就應該開始。
0-1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大概8、9個月開始,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深入了,他們開始發現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這時,粑粑麻麻可以先從眼睛鼻子耳朵開始,再到小屁股、生殖器官,引導寶寶一步一步認識自己的身體,讓寶寶了解自己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1-3歲:讓寶寶知道男女有別1歲半左右,寶寶就會慢慢意識到男女有別,盡管他們不一定能夠用語言表達。“為什么麻麻有大大的乳房可以給寶寶喂奶而粑粑沒有?”“為什么麻麻愛穿裙子而粑粑從來不穿?”……這個時候,粑粑麻麻可以通過教寶寶看男女著裝區別、外貌特征等,讓寶寶認識到男女的區別。此外,還可以讓同齡的男孩女孩一起洗澡,讓他們意識到男女之間生理上的差異。
3-6歲:讓孩子正確看待性器官
有沒有發現這一時期的孩子特別喜歡“自慰”(或者說是觸碰自己的生殖器官)?這表明孩子正逐漸步入“性蕾期”。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罵孩子“不害臊”,制止孩子觸碰自己的生殖器官,這樣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厭惡的情緒。其實,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哪些器官是秘密的,不宜暴露在人多的地方。這樣,對于教育孩子保護自己,預防性侵,也是一個好方法。 嬰幼兒早期性教育注意4禁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父母意識到給寶寶進行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但讓他們感覺為難的是,性教育的“度”不好掌握。照著書本照本宣科紙上談兵,似乎無法讓孩子真正理解,而實實在在地讓孩子去看去感受,父母會難為情就不說了,關鍵是擔心孩子過早親身感受“性”,而對其身心發展不利。確實,對于嬰幼兒早期性教育,暫時還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被絕大部分家長所認同。而小編站在孩子的角度,認為嬰幼兒早期性教育,關鍵在于4“禁”。
一禁遮遮掩掩
孩子自述:有一次,我偶然發現我的同學小玲竟然沒有“小雞雞”!女同學是不是都不長小雞雞?好奇妙!可當我向麻麻提出我的疑問時,麻麻卻故意轉移話題,不回答我。我不明白麻麻為什么不給我解釋。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我決定自己去探索!可是,當我在幼兒園午休時偷偷摸了小玲下面后,老師竟然很嚴厲地批評了我,還打電話把麻麻叫來了。不就是摸摸嗎?為什么這也是錯?小編叨叨:孩子的好奇心最旺盛了,而且他們一般都有“你們不告訴我我偏要弄明白”的“執著”精神。所以,若孩子開始對兩性感到奇妙,開始好奇“我從哪里來”,當父母的最好是能夠盡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解答,別遮遮掩掩,別強行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否則,孩子就會想辦法用自己的行動來為自己釋疑,這可能是父母更不愿意看到的。
二禁不加過濾
孩子自述:那天,我問麻麻“我從哪里來”,麻麻就從網絡上找來了一段視頻給我看,說的是粑粑如何將一顆“種子”播種到麻麻的肚子里,然后這顆種子如何慢慢長大,并從麻麻的“下面”出來。雖然看完之后我是懂了,可是這段視頻真的好難看,好惡心、好直白,我看完之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小編叨叨:目前關于嬰幼兒早期性教育的所謂“視頻”、“教材”有很多,可未必所有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都能夠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來設計。如有不少教材采用“真人示范”的形式展示,這對孩子而言未免過于“色情”,而也有很多教材則過度“紙上談兵”,一味用艱澀的文字來解答孩子關于生命起源、關于性別的疑問,可這對孩子而言卻是難以理解的,看了也沒用。所以,粑粑麻麻在給孩子進行早期性教育的時候,切忌不加過濾地傳授,或者不加過濾地隨意給孩子看一些無益的視頻或教材。 三禁丑惡化妖魔化
孩子自述:最近,我發現原來男孩子跟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哦,我們男孩子有“小雞雞”,而女孩子沒有,男孩子尿尿的時候要站著,但女孩子如何站著尿尿,就會把褲子尿濕了……我覺得“小雞雞”真的好奇妙,我真想好好看看它、好好摸摸它,看看它還藏著什么秘密。但是,每當我摸我的小雞雞時。麻麻都會罵我,說我“不害臊”,說我“學壞”。我想不明白,就摸摸小雞雞而已,真的罪名那么大?嚇得我都不敢再說起關于“小雞雞”的話題了。
小編叨叨:生殖器官每個人都有,男女有別也是自然規律,孩子的身心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對自己的生殖器官產生興趣,所以,孩子說到“性”的話題,做出摸小雞雞等類似于“自慰”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的關鍵一步。對于孩子的成長,粑粑麻麻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應該將其丑惡化、妖魔化,更不要采用強制的手段扼殺孩子探索性、認識性的欲望,這樣只會讓孩子誤以為性等于不道德,以致日后對性形成不健康的認識。
四禁性別混淆
孩子自述:粑粑說我是一個小男孩,可是,麻麻特別想要生一個小女孩,所以,我出生后,麻麻就喜歡給我買一些女孩子的衣服,我穿的用的,很多都是粉紅色的。我覺得我穿裙子、扎辮子的樣子挺好看的,如果我真的是一個小女孩那該多好啊……小編叨叨:很多粑粑麻麻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得分辨性別,給孩子的衣服、用品沒有必要過于強調性別。但其實,孩子從小就對男女兩性產生模糊的認識,這從他們只會往女性懷里鉆以尋求“口糧”就可以看出來。到了1-2歲,孩子對性別的認識越來越清晰,男和女的區別,他們已在腦海里形成了一定的認識。若孩子從小就在一種性別混淆的環境下生活,逐漸地就會對性別產生認識上和喜好上的混淆,這對他日后正確認識生命來源、認識性,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影響
下一篇:孩子行為孤僻,家長該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至少配1名心理健康教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