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人的情感走到終點,并不表示親子關系也跟著下車,因為父母仍愛著孩子。父母也得讓孩子知道他不需要偏向任何一方,他可以仍然同時愛著爸爸媽媽,即使一家人不再住在一起。然而,不少孩子碰到父母離異的事情時,雖然受到深深的傷害,卻不愿說出來,而是將復雜的情緒埋在心底。孩子有話不說怎么辦?
針對這種情形,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非語言的表情動作或語氣表達,然后把他的想法和感受反映出來,并給予接納。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步驟是先描述他的情形,然后邀請或引導他說出來。如果孩子一時沉默不語或不愿意說,父母也不要急于強迫孩子說,只要過一會兒,再以持續關愛的同理心引導他,他自然會愿意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吐露出來。如果孩子哭出來,放寬心,這是好的開始!當然,孩子不見得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通過言語來試著引導他,如:
“你看起來很悲傷(生氣、害怕、擔憂),我能幫助你嗎?”
“我現在很痛苦(生氣、悲傷、害怕),你呢?”
“你害怕我不要你了,是不是?”
“你很希望爸爸(或媽媽)不要走,是嗎?沒關系,把它說出來。”
有時,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是造成父母離異的主要原因。幼小的孩子也許會想起自己曾打翻牛奶或尿床,所以造成父母吵架分手;較大的孩子可能認為自己考試考好一點兒,父母就不會離婚。
總之,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可能會想:“爸媽是不是因為我的事吵架,所以造成他們要離婚?”孩子心中若有此類疑慮,父母應清楚和肯定地告訴他:“爸媽的分手不是你造成的,而是大人之間的問題。”
父母要以簡單、客觀的話來解釋,千萬不要用復雜難懂或指責對方不是的言辭,這會破壞孩子心中爸爸(媽媽)的形象。父母能平心靜氣地一起告訴孩子最好,如果做不到的話,就分別和孩子在私下溝通,但說法得事先協商好。
婚姻的結束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斷層,與此有關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時間來彌補內心的裂痕。大人需要時間來自我療傷,但同時也要幫助孩子療傷,唯有親子攜手才能一起走出罪惡感和憤怒,停止自責或責備別人。這樣你和孩子才會擁有歡笑和快樂。
下一篇:孩子為何不愿與父母交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孩子為何也會患“心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