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驚
小學畢業流行“另類贈言”
“祝你今后能嫁到一個大款老公!”“祝你與某某早結同心!”幾天前,家住無錫錫山區東亭街道春合園社區的過女士,在翻閱女兒的畢業合影相冊和贈言紀念本時,面對這些女兒同學的祝福贈言感到心驚肉跳。
過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今年12歲,剛從當地一家小學畢業。那天,過女士應女兒的要求幫她整理書包,在女兒的畢業贈言本上看到這些“另類贈言”,著實讓她煩心了好幾天?!按蠖鄶档耐瑢W贈言都是類似的‘祝?!⒆觽儏s覺得司空見慣?!憋@然,過女士對于小學生畢業贈言的“早熟化”難以釋懷。
東亭街道隆亭實驗小學的一位高年級班主任認為,這實質上是社會現象與兒童心理混合而成的一種游戲語言。
采訪中,多位數十年從事小教的專家表示,盡管小學生的畢業贈言多為玩笑話,家長不必當真,既不可對孩子怒罵苛責,更不可視為洪水猛獸,但其中折射出的世俗化傾向卻需要引起警惕。為此,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要切實加強對小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教育。
贊
真誠贈言值得共同珍藏
同樣是畢業寄語,去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宿管員吳阿姨的一席講話讓畢業生感動落淚,“你們的淘氣讓我感到年輕,和你們溝通,我看懂了韓劇的悲歡離合”;該校今年的畢業典禮上,一位在食堂為學生做了30年饅頭的“饅頭大叔”又成了全場焦點,“你們中一定有很多人都吃過我做的面點……送一句話給大家吧:做人,就要像做饅頭一樣,干干凈凈、實實在在!”
近些年,每到畢業季,媒體便會對畢業典禮上那些富有個性色彩的畢業贈言做出盤點,這些畢業贈言大都樸實短暫,卻寶貴真實。我們欣喜地看到,時下的畢業典禮上,越來越多的學校把校園里最普通的人請到講臺上,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宏大敘事,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成就,他們與學子們生活在同一個校園,做著最平凡的工作,卻有著一顆甘于平凡的心,一份積極向上的情懷。
相應地,畢業典禮上所傳遞和表達的,已不僅僅停留于彼此間的執手寒暄和對美好未來的展望;贈言中細碎的話語和情節,顯得更加貼近真實。畢業典禮上的畢業贈言,作為大學教育的最后一課,以如此富有親和力而接地氣的方式展開,無疑是進步且明智的。
“總得時時探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總得有一點信心……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1932年胡適先生的一篇《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在如今的年代仍熠熠生輝,每逢畢業季都會被拿來重溫。
對于畢業贈言,我們所推崇和贊賞的,不是為心頭一時激動而泛起的漣漪,不是刻意打造噱頭而換取的崇拜追捧,而是在多少年后的人生回憶里,仍能于感慨中汲取力量的那些浸到人心坎兒里的字句。
下一篇:10條共性問題毀掉孩子自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兒童劇中學習情緒管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