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殷智賢:有一個家長問,他兒子快上大學了,他覺得兒子特別像女孩,很擔心兒子以后找女朋友的問題,也擔心他兒子性取向出現問題。
李子勛:到了大學,如果性取向沒有問題就不會有問題了。不用擔心。
主持人殷智賢:他說他兒子看著特別像女孩,我想有些家長不一定能夠察覺到自己孩子的性取向。
李子勛:其實這樣的男孩更容易交女朋友,現在愿意當姐姐的女孩子比較多。我們上大學的時候,那些長得乖巧的男孩往往有女孩追,那些顯得很粗獷的男孩則是去追女孩。所以不用擔心,聰明、有能力的女孩會看上你的兒子。在性取向方面,一般來說中國男性的形象并不主張胡子拉碴的樣子,都是才子配佳人。如果在大學你兒子還是喜歡異性的話,他不會發展為同性戀,如果他有同性傾向的話也是一種反叛嘗試,就像自我實踐一樣,并不是真的性取向。比如說有些女孩之間產生的曖昧感,我們不認為這是同性戀取向而是親密取向。
主持人殷智賢:很多女孩都有閨密,但是男孩子好像一直不被鼓勵發展這樣的行為,這個在您的研究里面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現象還是普遍現象:反對男性之間有過多的身體接觸,卻不反對女性之間的親密行為。
李子勛:對的。我記得小時候女孩子們睡在一個床上沒有問題,但是男孩子在一起就不行。從身體上來講男孩子會有侵入的行為,但是女孩子沒有,女孩子的性征是安全的,不會造成侵入。男性跟男性之間在古代是叫做斷袖之癖,而且中國有太監的文化,所以我們文化里面就有這個禁忌。西方的居住很散,由于周邊沒有女孩子,一些男性就會把感情投注在家里的女孩子身上,所以西方亂倫的禁忌是性別文化中的主要禁忌,而中國是密集居住的,他就容易把感情投注在鄰家的女孩子身上。
主持人殷智賢:這是由文化帶來的禁忌。
李子勛:就像我們經常談到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初不知道他是女性,最后才發現是女孩,這已經有斷袖之癖的嫌疑了。中國文化里面由于有這樣的東西,所以就很禁忌,不讓男孩子之間接觸,就像西方不讓親人之間發生感情一樣。
主持人殷智賢:中國的禁忌主要是被社會塑造的,在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發育上并沒有什么必然性。
李子勛:男子和男子之間有意超越的話可能會發生侵入,但是女孩子超越的話只能是愛撫,我們中國人比較講究發生了什么事情,這和有沒有進入身體有關系,男孩子跟男孩子是可以發生的,但是女孩不會,這也是造成我們對男孩之間親密比較敏感的原因。
主持人殷智賢:我們現在對小孩進行性別教育的時候,對女孩在穿衣打扮上很注意通過色彩突出她的女性特征,家長認為通過這些符號可以塑造女孩的性別意識,男孩則會選擇更趨于男性的色彩。性別教育里,顏色對塑造性別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子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穿什么衣服是自我認同的標志,所以從小注意到穿著跟他性別匹配的服裝是有意義的。如果女孩小時候剪短頭發,穿男孩的衣服,盡管她并不想成為男孩,尤其是小孩子五歲以后開始尋找自我感,而媽媽沒有恰如其分地打扮孩子的話,有可能她的性別意識發育上會有延遲。但是哪怕是一個很男性的女孩子,如果她男朋友是很陽剛的,她很快就會柔和下來,會穿女孩子的衣服。
下一篇:孩子模仿大人親吻該如何應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說謊如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