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常常碰到有些孩子心里明白不愛表達,更有些孩子上課有積極發言的欲望但不會表達。在低年級課堂上會看到這樣的典型情景,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孩子搶著舉手,老師叫起一個孩子發言,孩子又比比畫畫語無倫次甚至說“忘了想說什么”。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帶一個三年級的班去春游,午餐時,好幾個孩子爭著搶著把當時算是寶貴的汽水瓶伸向我,卻沒有一個孩子能規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記得有個小個子男孩站在圈子外臉紅紅地大聲喊:“老師,橘子汁!老師,橘子汁!”我笑了,伸手使勁把他拉過來:“你是想說‘老師,請您喝橘子汁’吧?”孩子長出一口氣又使勁點頭,那情景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結合教育壯壯的經驗和我學過的教育學理論,總覺得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孩子在幼年時父母不重視培養表達能力,錯過了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有關。
壯壯從小到大,一直是個口齒伶俐的孩子,無論什么事情,只要他看到了看懂了,就能給你講得明明白白;任何情況下,他的想法、他的心情、他的感悟也能表達得準確清楚,而且絕不啰嗦重復說廢話。其實這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應該歸功于在孩子幼兒期我比較注意這方面的訓練。
幼兒時期,是學習口語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孩子口語能力的發展,是他一生語言發展的基礎。眾所周知,印度森林中發現的七歲狼孩,回到人類社會后,由于錯過了三至六歲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雖然經過七八年的精心護理和教育,也只能說幾十句話。
壯壯牙牙學語時,我就比較注意他的吐字發音和準確表達,是“眼睛”
不是“也睛”,是“開門”不是“開蒙”。孩子學語了,有的家長朋友出于憐愛會故意隨著孩子的表達用“兒語”與孩子交流,“喝水水”、“睡覺覺”、“吃飯飯”,其實這沒有必要。孩子最喜歡模仿大人的語言,做家長的應懂得孩子語言發展的常識,從孩子小時候就必須正確地和他說話。壯壯一歲多時我們給他喝米湯,他自己創造了一個說法叫“喝米粥水”,爸爸一笑了之,大姨還覺得他很天才。是我告訴孩子,“這是米粥”,“這是水”,“這是米湯”。以后也一樣,不管他“創造”的不規范的表達多么稚嫩可愛也堅決糾正,而不是去欣賞和縱容。
孩子口語能力的培養,其實就靠多說話多練習,我一直比較有意識地為孩子創設一些練習口語的情境和機會。家里的電話,從壯壯會走路會說簡單的話開始就是先由他來接,“你好!請問你找誰呀”,“啊,請等一下”,“媽媽,一個叔叔有事要找爸爸”,這樣既培養孩子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也鍛煉孩子回答問題和轉述別人講話內容的能力。
每一個做媽媽的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經歷,好故事不僅反映生活揭示哲理,而且對人的塑造也施加著積極的影響。壯壯很小時就喜歡翻著漂亮的圖畫書請爸爸媽媽講故事,那時他愛說的話是“媽媽,講故事”,“爸爸,陪我玩一會兒”,在他看來,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講故事和玩耍是沒有區別的。我就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特點,繪聲繪色地讀出童話書、故事書規范優美的語言,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就是讓他和爸爸在玩耍中說童謠,那些帶有韻律的兒歌對孩子也是一種比較有趣的語言啟蒙方式。還記得壯壯小時很瘦弱,我自編一個順口溜逗他:
小壯壯,不尿炕,
吃得飽,睡得香,
一天長四兩,
變成一個小胖胖。
壯壯后來會說話了,他學說的第一首歌謠就是這個,那情景回憶起來真是美好有趣啊!
生活是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我們很愿意帶孩子出去玩,媽媽拉著或是爸爸背著孩子邊走邊聊,花草樹木的千姿百態,昆蟲飛鳥的美麗靈活,春夏秋冬的景色變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是我們的話題。孩子的生活足夠豐富有趣,大家都言之有物,孩子才會有說話交流的愿望。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爸爸媽媽語言表達的示范作用,孩子在模仿時并不懂得加以選擇,所以我們在孩子面前從不說粗話。父母詞匯的優美與豐富,表達的準確與簡潔,決定了孩子幼年時語言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客觀環境中偶爾一些不好的字眼和粗俗的表達也就難以影響孩子了。
壯壯小時候常有大人夸獎:“這孩子說話明白,小嘴巴真利索。”孩子上學后,他們班做公開課,甚至會有聽課的老師因為“表達清楚概括準確”記住了“那個小男孩兒”。
語言和思想的交流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需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優點給他帶來的方便、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也越發明顯。
下一篇:怎樣識破孩子七大“詭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析孩子說話吐字不清緣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