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湖南衡陽發生了一起小學生中毒事件,事故造成小霞和小林兩姐妹身亡,而事故的投毒者竟是一名12歲的女孩小雯,這起事件再次引發大家對留守兒童的熱議,本是天真浪漫的孩子,為何會害人?投毒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還原整個事件,除了嘆息,我們真的要去思考一下: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12歲女孩投毒殺人 我們忽略了什么?同樣標簽,讓她們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小雯和小霞是同班同學,都來自貧困的低保家庭。
小雯的父親在外打工,母親5年前離家出走,除了上學,小雯還要承擔做飯、洗衣、照顧妹妹等家務。小霞和小林是一對親姐妹,父親在村里務農養家,母親是個智障患者。村小學撤點并校后,為了讓孩子念書,47歲的母親帶著小姐妹租了一個簡單的雜屋,在鎮上讀書、生活。貧困、差生、家庭缺陷,近乎相同的“標簽”,讓小雯和小霞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深藏發酵的怨恨,鼠藥放進可樂
三個孩子小矛盾很多,小雯埋下了怨恨的心理。小雯花3元錢買了一包“滅鼠先鋒”,近一個月,鼠藥一直放在小雯的書包里。觸發悲劇的,小霞跟母親告狀小雯欺負小林,兩姐妹的母親掐了小雯的耳朵。無處傾吐內心的委屈,小雯怨恨更深,周圍也沒有人察覺到。第二天,小雯買了一瓶可樂,將鼠藥放了進去。小霞、小林喝下了小雯遞來的摻毒可樂,送往醫院不治身亡。
后續:對離家出走的媽媽反應激烈
在女警與小雯長達幾十分鐘的對話里,小雯一直低頭玩著卡通貼紙,目光不與任何人接觸,只是搖頭和點頭。每當提起離家出走的媽媽,小雯總是反應很激烈。她說“不要提我媽媽,她已經死了,我恨她”。 當女警問“你想回家嗎?想不想爺爺奶奶,爸爸和妹妹?”小雯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讓人不確定是,小雯究竟是不是真正了解“殺人”是什么概念,有沒有人告訴過她,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調查:留守兒童之殤
調查顯示,95%的受訪留守兒童來自低收入家庭,56%留守兒童家庭月收入不滿人民幣1000元。大部分留守兒童表現出超齡的成熟與獨立,60%留守兒童表示,雖然很想念父母,但不會痛恨父母,因為知道父母外出務工是為了家庭生計、為了供他們讀書生活。
調查還發現,當心情不好或有心里話時,近50%的孩子選擇跟朋友進行分享,35%孩子選擇自行解決與消化情緒與心情,愿意與親屬或老師分享心里話的孩子分別占10%與6%。
反思:我們忽略了什么?
從心理學角度,一名兒童在成長和社會化發展過程中,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他們人格和品行的影響都同等重要。當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戶籍限制使留守的孩子無法隨著父母流動,家庭迫于生計已經無力承擔對孩子的社會化引導的職責。那么,學校和社會是否能夠或者擔當了對那些留守兒童的社會性和發展的引導作用呢?
在國家推行義務教育多年以后,許多貧困山區的農村小學仍然依靠“希望工程”來維系。而“撤并校”又進一步削弱農村業已貧乏的教育資源。要指望教育資源匱乏的農村學校承擔起留守兒童的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的積極引導作用,就好比指望一頭奶牛供應全北京市民的飲奶需求一樣荒唐。最起碼的一點,有多少農村中小學配備了專職心理輔導老師?
網友有話說
一聲嘆息,那些狠心的父母無論什么原因都不要遺棄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你。@你的世界
這么小報復心就這么強,長大也不是什么好人。@豬豬寶貝
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孩子從來沒有擁有這個年齡的孩子所擁有的一切,大家也想想自己孩子的童年吧。@女兒情
留守兒童在農村是普遍現象吧,而且這些孩子的媽媽都不愿苦苦地生活在農村。@快樂的考拉
不該發生的慘劇,孩子鑄成滔天大罪,心中得積壓了多大的仇恨,爸爸媽媽,多和孩子說說話,多回家看看他們。@愛戀伊
小編點評
最近發生的多起涉及留守兒童的社會熱點事件,還有一個被忽略的共同點:那些兒童的父親根本就挽留不住他們的母親。12歲女孩投毒事件,掀開的不僅是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父母感情上呵護、充滿苦難的生存狀態,更掀開了這么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之痛。悲劇敲響警鐘,請關注農村治理,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這些已刻不容緩。
下一篇:女孩成長中的“誤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歲娃一個多月離家6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