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今社會,不孕不育的夫婦越來越多,因此收養孩子也成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養兒防老、繼承家產、要一個完整的家……在中國收養孩子往往不單純只是想照顧這個孩子,更多的是賦予了其他“私人”的想法,因此,收養孩子的結果就變得較為復雜。精神科專家表示,從孩子健康心理發育的角度來說,最好的模式是從小讓孩子接受自己收養的事實,但這個模式在中國也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出生就被收養,孩子從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這種情況對于收養孩子的父母來說最為理想?!敝猩酱髮W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王相蘭說,這樣父母就避免了孩子一系列的心理情緒的波動。然而秘密總是很難遮掩,孩子早晚會了解真相,如果成年后才知道,還相對較能平穩過渡,假如在青春期的時候,往往事情就會變得復雜得多。因為,此時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突然發現真相之后,會對收養的家庭產生不認同感,對父母喪失信任,總認為這不是我的家,只是暫時容身之所,接下來就是尋找親生父母的“劇情”上演。一連串的問題在孩子的腦海里都想弄明白,導致與養父母之間的關系緊張,而他自己的心理也遭受創傷。
最近,王相蘭就接到一個案例,年滿18歲的阿強發現了自己是收養的孩子,在幾經周折后,還找到了親生父母,他立即要求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但事與愿違,親生父母并不想接受這個早已“遺棄”的孩子,而養父母因為孩子的毅然離開也傷透了心,竟然也不接受孩子回歸。他因此而想到了自殺。
“收養,看似簡單,其實深刻復雜,不僅是把失去父母的孩子(或被遺棄)接到家中撫養,更要為孩子創造新的幸福家庭。但如果有了功利之心,比如養兒防老、繼承家產等,就特別害怕孩子明白真相,對收養的事實秘而不宣,擔心他一旦發現就會離開養父母,那辛辛苦苦養育孩子十幾年就全白費了?!蓖跸嗵m說,“如果收養是有一己私心的,那么養父母所承擔的心理壓力就會大很多。這與國外的情況完全不同?!?/p>
孩子在成長中會發現自己和父母的不同之處,例如外表的不同。讓孩子漸漸接受被收養的事實,讓孩子在成長中理解自己的特殊出生背景,是最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方式。當孩子長到十五六歲,尤其是到了青少年叛逆期,如果事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們很可能用極端的方式來反抗收養父母的欺瞞。這對孩子和父母都是極大的再次傷害。
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導致成長過程的各種心理問題比比皆是。林先生的妻子就一直在收養的漩窩里轉不出來。他說,我妻子從出生后就被收養,15歲時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很叛逆,脾氣性格很暴躁,敏感多疑!結婚后我對她照顧體貼,關心呵護,但是她總是挑一些無關緊要的毛病,尤其對我的母親很排斥。她說很嫉妒我母親對我很好??傊粫苷?,一會卻又像瘋子歇斯底里,竟找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來跟我吵架。顯然,這就是收養過程中,遺留下來的一系列心理問題。
王相蘭說,盡早對孩子坦白收養事是最好的模式,可是現實生活中,中國家長往往是采取能不說就不說的方式。其實,讓孩子接受收養的事實,并且對養父母產生信任,這也許對他們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強調,收養父母的心態以及心理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生活,而心理準備遠比房子、工作等物質條件更難具備?! 埲A、許健
下一篇:一起迎接孩子的青春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延遲滿足幫孩子提高自控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