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聞
背景
5月17日山東省衛生廳官方網站通報,今年5月9日至15日全省共報告手足口病2976例,重癥病例62例,死亡病例1例。這是山東今年發現的首例手足口病疫情死亡病例。
5月17日,廣州員村某幼兒園也發現有小孩患手足病,至5月20日,該幼兒園同一個班共有5個孩子中招。目前,該班已停課,該班的孩子被要求回家隔離兩周。
說起手足口病,不由得令人想起2008年4月的安徽阜陽,數十名嬰幼兒因患呼吸道疾病相繼夭折,小兒發病的時候有感冒發燒的癥狀,有的孩子在手、腳和嘴上還出現了玫瑰色的皰疹,有的孩子在發病幾十小時之后就出現重要器官的衰竭而死亡。有人揣測這種病是“小兒非典”。一時之間眾說紛紜,各種猜測讓人們不安的情緒越發難以平穩。經過政府疾控中心和眾多醫療機構的排查證實,這種怪病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而是已經在世界以及我國一些城市暴發過的“手足口病”。
一病多原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病,通常不嚴重。大多數病人不需治療便可康復,通常在7-10天內痊愈。
能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種,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不同的年份,感染的病毒可能并不一致,譬如說,前些年主要是以科薩奇A16為常見的病原,而最近幾年在爆發性流行中分離出來的病毒則以EV71為主。
人群對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但在防病實踐中發現,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及以下年齡組的發病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腸道病毒感染大多是隱形感染,也就是說感染了病毒的孩子可能沒有一點癥狀,或只有一些輕微的頭疼,咳嗽,甚至是低熱,可能因為癥狀不特異而被當作一般的感冒給忽略了。而腸道病毒感染的癥狀又是非常復雜的,不容易與感冒、肺炎以及一些其他的感染疾病區分,而病毒作為微小生物,自身不停地變異,可以使在不同年份感染的毒株在致病力以及臨床表現上出現差異以及一些讓人出乎意料的特點,因此腸道病毒的診斷僅僅依靠臨床癥狀來判斷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就是2008年EV71在安徽爆發流行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腸道病毒這個罪魁禍首被忽略的原因。
作為常見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以一病多原、臨床診斷復雜而容易引發誤診以及漏診。而且至今尚無特異性預防方法。在疾病高發期加強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關鍵。及時做好疫情的監控、通報,及時收集臨床樣品進行病原學檢查是控制手足口病暴發和擴散的重要方法。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手足口病多數可痊愈,不需驚慌。 文/張振弘教授
下一篇:寶寶無故嘔奶排查胃食管反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兒健脾散治幼兒消化不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