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疹”相隨
春天將要來了,各種病毒也活躍起來,稍不注意,小疹子就隨之而來,讓媽媽不知所措。春天,究竟哪種疹子多發?如何護理和預防呢?
幼兒急疹
流行指數:★★★★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或燒疹子,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見于2歲以內嬰幼兒,尤其以1周歲以內寶寶患病多。
幼兒急疹的特點是以突然高熱起病,體溫在數小時內可上升到39℃~40℃或更高,初期發熱時寶寶精神反應較好,持續高熱3~4天后體溫驟然下降,在體溫下降的同時或稍后皮膚迅速出現淡紅色斑丘疹。醫生根據熱退疹出很容易就判斷出幼兒急疹。皮疹大多為分散性,全身各處均可見到,但面部及四肢遠端皮疹較少。出疹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著,亦不脫屑。幼兒急疹病后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力,再次發病者很少見。
護理要點
1. 寶寶出疹后病情就開始逐漸好轉,所以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 在發病期間,寶寶應注意休息,臥床至皮疹消退。
3. 由于高熱時有大量的水分散失,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和營養物質。患病期間的飲食,應以牛奶、米湯、豆漿、粥以及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4. 當寶寶高熱不退,精神差,出現驚厥、嘔吐脫水等表現時,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以免造成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功能損害。
預防措施
● 避免接觸患病的嬰幼兒是最佳的預防措施。
● 如果發高熱,要及時就醫,及早請醫生診斷。
溫馨提示
1. 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 及時進行免疫預防接種,如有漏種,要在1個月內咨詢保健醫師。
3. 堅持鍛煉身體,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寶寶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處。
麻疹
流行指數:★★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初起有發熱癥狀,體溫一般持續在39℃以上,伴有咳嗽、流淚、流涕、打噴嚏、眼結膜充血等癥狀。此期約3~4天,稱為麻疹前驅期,一般在發熱第3~5天,患兒開始出疹,出疹的順序是耳后、發際、頸部、前額,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到手掌、腳底。
出疹期體溫可達40℃,同時全身癥狀加重,咳嗽加劇,兩眼紅腫。皮疹出齊后,體溫逐漸恢復,病情好轉,如無并發癥,體溫會在發熱后3~5日逐漸降至正常,皮疹也依出疹順序而消退,出現脫屑,并留下棕色的色素沉著,逐漸淡化至最后完全消失。
麻疹有一些較嚴重的并發癥,如:肺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如寶寶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并伴有出疹外其他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護理要點
1. 寶寶出了麻疹,應安靜臥床休息。
2. 室內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注意勿使寶寶著涼。
3. 在發熱出疹期間多喝水,給予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飲食,在恢復期少吃油膩的食品。
4. 在發疹期間,注意皮膚、黏膜的清潔,汗濕后及時洗澡,換干凈內衣。
預防措施
● 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關鍵、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兒童基礎免疫程序規定麻疹初免年齡為8月齡,18~24月齡復種一次。
● 避免接觸麻疹患者。但若患過麻疹可獲得終生免疫。
風疹
流行指數:★★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1~5歲寶寶,除1歲以內嬰兒不容易感染外(從母體內獲得的抗體保護),其余年齡越小,發病比例越高。
風疹多見于冬春季節,可造成流行。癥狀以低熱、上呼吸道輕度炎癥、全身散在紅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是皮膚紅斑性及水腫性反應。風疹的一般癥狀較輕,預后良好。
護理要點
1. 讓寶寶臥床休息,避免勞累。
2. 寶寶居室內要保持清潔衛生,空氣要新鮮濕潤,溫度適宜,每天中午開窗20~30分鐘,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寶寶。
3. 剪短寶寶指甲,避免抓破皮膚。
預防措施
● 預防風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種風疹疫苗。寶寶接種的麻風腮三聯疫苗,對風疹有良好預防效果。
● 風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一周內都帶有傳染性。因此預防風疹病毒的關鍵是減少與風疹病人接觸。
3. 準媽媽在孕早期尤其要注意預防,因為感染風疹后,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而致各種先天缺陷。最好的方法是孕前3個月接種風疹疫苗。
水痘
流行指數:★★★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季,任何年齡均可感染,多見于7歲以下兒童。
水痘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從發病前一天到全部皮疹結痂期間均有傳染性。水痘有1~2周潛伏期,出疹前24小時寶寶表現低燒、食欲不振、輕咳等“感冒”癥狀,隨后皮膚“長痘”,其特點是:皮疹多見于頭部和軀干,頭發間也可找到,四肢較少,瘙癢。皮疹最初為紅色橢園形小斑丘疹,約6~8小時內變成表淺的水皰疹,皰壁薄,很易破裂,水痘直徑2~3毫米,繞以紅暈,24小時內皰疹以清亮轉為云霧狀,3~4天后皰疹開始結痂,然后痂干而逐漸脫落,不留疤痕。整個病程約為2~3周。在一個水痘患兒身上可見斑疹、丘疹、水皰疹和結痂等各期皮疹同時存在,家長是很容易識別的。
水痘不會留有后遺癥。患過一次水痘可終身免疫。
護理要點
1. 寶寶患了水痘應在家隔離至全身皮疹結痂為止。
2. 讓寶寶休息少動,吃些綠豆湯、稀鈑、面條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證睡眠時間。
3. 寶寶要剪短指甲,以免搔癢時抓傷皮膚留下疤痕。要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繼發感染。
4. 發燒時禁服阿司匹林等退燒藥,病程中絕對禁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激素),這是因為激素會引起全身播散性水皰或出血性皮疹,高燒持續不退,易并發肺炎甚至腦炎,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 避免與患水痘的寶寶接觸,在水痘流行期,不到兒童游戲場所活動。
● 接種水痘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目前此疫苗屬于自費疫苗,1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接種了。建議最遲在寶寶上幼兒園前,要接種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
流行指數:★★★★★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數由EV71感染引起,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癥、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少數重癥病例可出現腦炎、腦膜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功能障礙等。
護理要點
1.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應將寶寶隔離,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和皰疹結痂。
2. 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3. 寶寶因發熱、口腔皰疹導致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 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柔軟。剪短寶寶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5. 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可采用多喝溫水、溫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溫。
預防措施
● 飯前便后、外出歸來要用肥皂給寶寶洗手,不要讓寶寶喝生水、吃生冷事物。
● 家長接觸寶寶前或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垃圾污物。
● 寶寶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應及時清洗干凈,以防細菌感染。
●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寶寶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文/晉紅
指導專家/北京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 齊宇潔
互動區:《母子健康》官方微博; 《母子健康》主編微博
下一篇:類似感冒癥狀的5大小兒冬季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感冒發熱有利有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