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你是不是發覺寶寶最近尿尿總有一些不正常的跡象?那你可得留意了,因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尿路感染的好發人群,甚至會帶來較嚴重的后果。所以,防護工作很重要。
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小兒的常見疾病。據調查,此病占小兒泌尿系統疾病的第四位。尿路感染可發生于小兒任何年齡,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尤其高,且嬰兒期男寶寶發病較女寶寶多。
引發尿路感染的原因
或許有些家長會有疑問:寶寶每天都洗屁屁,為什么還會發生尿路感染呢?其實,這些家長對引發尿路感染的原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尿布不勤換
幼小的寶寶若不常換尿布,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尿道口常會受到糞便污染,多種病菌就堆積在尿道口周圍,尋找可乘之機。女嬰尿道口較短,男嬰有陰莖包皮,加之尿路免疫功能、膀胱防御機制較弱,容易使尿路發生上行感染。
*生理因素
嬰幼兒的輸尿管末段在膀胱肌層走行得較短,膀胱膨脹時不能將其壓緊關閉,膀胱憋尿時易經輸尿管逆行而上造成腎盂感染;此外,女孩尿道短,括約肌功能差,細菌容易沿著尿道上行至膀胱。除此以外,嬰幼兒自身免疫力不健全,防御能力差,不僅易引起上行感染,還可能由于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菌血癥等而導致下行感染尿道。因此,越小的嬰兒,發病率越高。
*先天不足
尿路的先天畸形,是身體各部位先天畸形中發生率較高的部位,如輸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都容易并發尿路感染。
*其他
母親妊娠期菌尿、出生后缺乏母乳喂養的寶寶,抵抗力差,患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年齡越小 癥狀越不典型
很多寶寶尿路感染后,尿路癥狀并不明顯,特別是新生兒和周歲以內的寶寶。大多患兒只出現發熱、不愿吃奶、臉色蒼白、嘔吐、腹瀉、腹脹等,并不是尿路感染獨有的全身癥狀。
當全身癥狀比較重時,還會出現生長發育停滯、體重增長緩慢,甚至抽風、嗜睡、黃疸等表現。年齡越小,尿路感染后越容易造成腎臟損害。由于寶寶發生尿路感染一般并沒有明顯的尿路癥狀,容易使尿路感染的診治延誤,造成反復尿路感染。因此當寶寶有以上表現時,家長要十分警惕,尤其是在排尿時出現哭鬧,或出現尿頻、頑固性尿布疹時,可能存在泌尿器官的感染,應及早去看醫生,常規檢查尿液。反復發生尿路感染時,須做有無尿路畸形的相關檢查。
防護尿感的方法
要防止寶寶患上尿路感染,家長就要在日常護理上多下“功夫”,做到防患于未然。
*會陰護理
認真做好寶寶的會陰部護理,即在寶寶每次大便完后都給他清潔臀部,平時最好不穿開襠褲,勤換尿布及內褲。家長應注意清洗外陰的方法,即由前向后(即從尿道向肛門的方向)清洗,女寶寶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在清洗男寶寶的會陰處時應注意不要翻開他的包皮,以免造成損害。此外,在擦拭的時候還應注重小JJ的下面和睪丸的皮膚褶皺處、大腿根部的清洗,以防殘留尿液或糞漬。在清潔完會陰后,可用植物油性乳液涂抹于臀部,因為它有著強烈殺菌和保濕效果,不僅能清潔皮膚,里面的氧化鋅成分還能保護皮膚。
尿布在洗滌時使用一定量的洗滌劑,但浸泡時不要用洗滌劑,可直接泡到鹽水或者清水中。如果想洗得更白,可以放一塊檸檬到水中一起浸泡,或者是最后滴幾滴食醋,食醋可以中和洗滌成分,預防尿布感染。
*攝入足夠水分
給寶寶多喝溫白開水,少喝糖水,多喝含堿性的飲料,可堿化小便,以減輕尿路刺激癥狀。
TIPS:警惕尿路先天畸形
當寶寶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時,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尿路先天畸形,應及早去醫院做尿液常規檢查。如發現病兒的尿路結構異常,醫生會給予適當的矯治,如男孩包莖應做手術。此時,父母不應拒絕,因為畸形不除,感染則難以控制和根除。文/健康娃娃
下一篇:小手電可測嬰幼兒是否斜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有痰咳不出來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