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物理降溫操作中的對與錯
退熱措施必須符合發熱的病理、生理機制。酒精擦浴不可取。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發熱產生的憂慮和恐懼心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害怕孩子由于發熱而燒出其他病患,所以對于退熱處理都非常積極,似乎燒退了疾病就會隨之而去。在這種急切的心情影響下,對醫生的診療技術優與劣也是以能否很快退熱為判斷標準。一些醫生受其影響,對于發熱的處理也越發積極起來,所采用的退熱手段五花八門,而忽略了尋找引起發熱的病因。這種本末倒置的處理往往會嚴重貽誤病情,甚至傷害孩子。
首先必須要明確,發熱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所共有的病理過程和臨床表現,體溫的變化往往與體內的疾病過程密切相關。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熱型,據此有助于疾病的鑒別診斷。一定程度的發熱有利于機體抵抗感染、清除對機體有害的致病因素,但體溫升高過多、持續時間較長時則會引起機體一系列功能和代謝的改變。治療時應針對發熱的原因和病情權衡利弊,必要時可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針對發熱發病學的基本環節,采取適當的解熱措施。所采取的退熱措施,必須要符合發熱的病理、生理機制。
一、發熱在臨床表現上的3個時相
發熱在臨床上通常會經歷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3個時相。
1 體溫上升期
原來的正常體溫變成了冷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對冷刺激的信息產生反應,發出命令,經過交感神經到達散熱中樞,引起皮膚血管收縮和血流減少而出現皮膚蒼白,導致皮膚溫度降低,散熱隨之減少。同時命令到達產熱器官,促使物質代謝增強,產熱隨之增加,產生寒戰。另外,立毛肌收縮,皮膚可出現雞皮疙瘩。這一時期的熱代謝特點是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產熱大于散熱(散熱減少),體溫開始上升。因此在臨床上表現為畏寒、皮膚蒼白,重者出現寒戰并出現雞皮疙瘩。
2 高溫持續期
當體溫升高到新水平時便不再繼續上升,在這個高水平上波動,進入高溫持續期。此時產熱與散熱達到新的平衡。這時寒戰停止,并開始出現散熱反應,病人皮膚血管由收縮轉為舒張,血流增多而皮膚發紅,病人不再感到寒冷,反而由于皮膚溫度高于正常而有酷熱的感覺,皮膚的雞皮疙瘩也消失了。由于散熱增多,臨床上表現為自覺酷熱,皮膚顏色發紅;由于蒸發水分較多,皮膚、口唇比較干燥。
3 體溫下降期
經歷了高溫持續期后,由于激活物、EP及發熱介質的消除,體溫中樞發出降溫指令,散熱明顯增加,產熱減少,散熱大于產熱,體溫回到正常水平。所以臨床上表現為體溫下降,皮膚潮濕、出汗或者大量出汗,嚴重者由于體液損失過多,引起脫水,甚至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如果發熱不過高,又不伴有嚴重疾病者,可以不急于退熱。仔細觀察孩子體溫曲線的變化,特別是一些潛在病灶的病例,如過早給予退熱往往會掩蓋病情。
二、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
一般家長在體溫上升期間是不會采取退熱處理的,反而會采取多穿衣服、多蓋被子的方法進行保暖。然而當體溫進入高溫持續期時就不應該再給孩子多加衣服和多蓋被子了。如果過多捂著孩子,只能阻止散熱,更加重出汗,會造成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脫水,嚴重者可以引起抽搐。
采用物理方法降溫多是在高熱持續期,正確的方法是幫助機體散熱,可以采取溫水擦浴、洗溫水澡、多喝水等方法幫助散熱,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通過尿液排泄體內有害物質和代謝后的廢物。可以讓寶寶頭枕涼水袋以保護大腦,但是不建議枕冰袋,或用過涼的冷水擦浴。因為雖然枕冰袋和用過涼的冷水擦浴可以起到迅速退熱的作用,但是嬰幼兒發熱時,尤其是小嬰兒,皮膚血管擴張,體溫與過涼的冷水之間溫差較大,會引起血管強烈收縮,引發嬰幼兒畏寒、渾身發抖等不適癥狀,甚至加重嬰幼兒的缺氧,出現低氧血癥。
溫水擦浴主要擦拭大血管行走的部位,如腋下、頸部、腹股溝等部位,這有助于通過血液循環達到降溫的目的。
在醫生和一些家長實施的退熱措施中,常常采取的一種物理降溫就是用30%左右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這種方法好不好?需要我們進一步來探討。
我認為,酒精擦浴不可取。因為小兒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皮膚通透性較強,角質層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當豐富,血液循環較為旺盛,發熱處于高溫持續狀態時全身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毛孔張開,對涂在皮膚表面的酒精有較高的吸收和透過能力,因此酒精經皮膚更容易被吸收。如果酒精擦浴后擦拭時間較長,擦拭面積又大,致使酒精經皮膚大量吸收入血,對于肝臟功能發育不健全的嬰幼兒來說,容易產生酒精中毒。如果酒精濃度過高就會造成腦及腦膜充血、水腫,引起精神興奮,出現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酒精中毒癥狀,嚴重者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另外,酒精揮發得快,使體表迅速降溫,孩子可能全身顫抖而引起體溫的再次升高。酒精擦浴和用過涼的冷水擦浴的寒冷刺激一樣,都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收縮,毛細血管壓力增加,使肺循環阻力增大,加重了低氧血癥。有些孩子可能會對酒精過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應,如皮疹、紅斑、瘙癢等。個別孩子因酒精擦浴興奮迷走神經,可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甚至引起心室纖顫及傳導阻滯而導致心跳驟停。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明,在發熱時(38℃~41℃)用酒精擦浴降溫是不科學的。這樣做違反了生理的發熱調節機制,不僅無效,而且可能使患兒發生顫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不主張用酒精擦浴進行退熱處理了。
下一篇:護理寶寶發燒“3宜”“3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感冒不吃不喝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