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患者病例:
1月28日晚上,1歲半的林寶寶被媽媽緊急送到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原因是孩子肚子痛得不正常。林寶寶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白天的時候被奶奶帶出去玩,到下午回家的時候,大家就發現他沒有按時排便,還脾氣大變,不停地哭鬧。媽媽喂他東西,他不領情,全都吐出來了。林媽媽本來想先觀察觀察,誰知到了晚上,孩子的癥狀還是沒有好轉,林媽媽怕孩子出事,才把他送到醫院兒科里來。
到了醫院,林寶寶又開始嘔吐了,他哭鬧得厲害,雙腿屈向腹部,感覺是肚子痛。醫生看這孩子癥狀的確是肚子痛,而且一檢查,就在孩子的腹部隱隱摸到了小包塊。腹痛、哭鬧、腹部有包塊,這些指征都很像小兒腸套疊的癥狀。醫生趕緊告訴林寶寶的父母,如果真的遇上腸套疊,那情況就很兇險了,必須通過X光確診,并及時手術,否則拖得太長時間,孩子就可能會出現腸壞死等嚴重后果。
雖然不想給那么小的孩子拍X光片,可林寶寶的爸媽還是給孩子做了個檢查。檢查結果發現,林寶寶的確患上了腸套疊,大家在X光片中明顯看到了腸套疊的表現——液氣平面。還好,發現及時,醫生給林寶寶做了“空氣灌腸”手術——將灌腸管道從寶寶肛門進入,控制一定的壓力,將空氣灌入套疊的腸子遠端,讓空氣的壓力使套入的腸子退回原處,促使套疊的腸子復位。手術過后,林寶寶才恢復了正常。
專家解析:
發現病情及時診治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于波副主任告訴記者,腸套疊就是急腹癥的一種,而且是嬰兒期最嚴重的外科急癥之一。孩子的腸子異常地逆向蠕動,前段腸子套入后段腸子的管腔中,形成腸阻塞,套入的腸道因缺血發生水腫,腸壁靜脈怒張破裂出血,從而出現血便。如果診斷、治療不及時,就可能導致中毒性腸麻痹、腸壞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
專家提醒:
2個月~2歲為“高危年齡”
于波提醒說,發生腸套疊的高危年齡在2個月到2歲之間的肥胖小孩。在這個時期的寶寶中,他們的胃腸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特別是一些肥胖的小嬰兒以及1歲左右的孩子,發生一些急腹癥的幾率會更高一些。因此,這個時期的寶寶在出現腹痛癥狀時,家長得警惕。
五大癥狀早期判斷
雖然寶寶肚子在痛,但那么小的孩子,還不會清楚地表達,這時候,家長必須要“察言觀色”,了解寶寶在跟你們“說”些什么。寶寶發生腸套疊的表現,還是跟普通的肚子痛稍有不同的。
腹痛、哭鬧——寶寶肚子痛時最初表現出癥狀,在出現這個癥狀時,寶寶會有陣發性地哭鬧,有時候寶寶還會縮住雙腿,或者用手抓腹部位置,臉色發白;
嘔吐——寶寶在哭鬧時伴有嘔吐;
便秘——腸套疊時,寶寶的腸子堵住了,就會發生便秘的情況。所以,肚子痛,特別是沒有大便的寶寶,父母應提高警惕。
腹部包塊——醫生可以可以在寶寶的右肋緣下面或肋上摸到包塊,父母也可以試試;
血便——在8~12小時后,寶寶就會出現便血癥狀,會拉帶血的便便,此時父母應及時送孩子就醫。
診斷:
腹部透視很重要
如能早期發現孩子發生腸套疊,非手術方法就可治療。但如果延誤診斷,套疊的腸管會發生中毒壞死,需要手術切除壞死的腸管,而孩子的健康也會受到很大危害。
于波提醒,寶寶在發病10小時后,孩子就可能拉血便,發病超過24小時,腸道就可能開始中毒壞死,最好在24小時以內,寶寶的病情要被及時發現,并及時送往醫院。
而在醫院里,檢查是否為腸套疊的最佳手段,便是腹部X光,有些孩子的父母不愿意做X光檢查,往往就不容易做出正確的診斷,延誤病情。
寶寶腸套疊發病早期,大多可通過空氣灌腸治療而治愈,這種方法治療腸套疊效果好且無創傷。但是,到了晚期,可能需剖腹手術切除治療。
本報記者 梁瑩 蒙海/攝
下一篇:兒童免疫健康水平自測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腹瀉源自媽媽4種錯誤行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