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7個月的妮妮腹瀉1個月仍不見好轉。住院檢查發現,原來是妮妮腹中的腫塊分泌的異常激素所致。可貝貝就沒這么幸運了。被腹瀉折磨了整整4年,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導致的慢性腹瀉。
小兒腹瀉病是指大便性狀有改變或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其中以大便性狀改變為主要特征。大多數腹瀉患兒在1周內可以治愈,病程超過2周和2個月的分別稱為遷延性及慢性腹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慢性腹瀉病約占小兒腹瀉病的19%,病死率高達15%,占全部腹瀉病死亡的30-50%。
兒童遷延性腹瀉病的病因以感染性因素為主,但許多非感染性因素也不容忽視,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喂養不當:如喂養不定時,喂養量不當等;
2、過敏:包括食物過敏性胃腸炎和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
3、先天性酶缺陷: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等;
4、免疫缺陷:包括原發性免疫缺陷(先天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癥,T細胞功能缺陷等)及繼發免疫紊亂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腸病等);
5、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小腸淋巴管擴張癥、微絨毛包涵體病、短腸綜合征等;
6、先天性小腸組織異常:如先天性失氯性腹瀉、先天性鈉性腹瀉等;
7、內分泌疾病及腫瘤:如成神經節細胞瘤、胃泌素瘤、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慢性腹瀉病患兒的治療應選用兼顧整體化和個性化的方案。治療重點除了了解病因、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外,補充營養素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營養處方
◆母乳喂養者可繼續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者,應調整飲食的質和量。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可以用配方奶加等量米湯或水稀釋,之后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也可用奶-谷類混合物,每天喂5-6次,以保證足夠的熱量。6個月以上的幼兒,可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飲食,選用稠粥、面條,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添加量必須由少到多,并根據大便性狀進行調整。
◆糖源性腹瀉時,如乳糖不耐受或繼發性乳糖酶缺乏,由于患兒雙糖酶嚴重缺乏,食用富含雙糖(乳糖、蔗糖、麥芽糖)的飲食即腹瀉加重,治療宜采用去雙糖飲食,可選擇無乳糖配方奶。
◆有些患兒在應用無乳糖飲食后,腹瀉仍無改善時需要考慮蛋白過敏,可改用低敏配方奶或氨基酸為基礎的特殊配方奶。
◆少數嚴重病例不能耐受腸內營養時,可采用腸道外營養,以保證熱卡的需要。
(作者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主任、教授)
下一篇:寶寶秋季腹瀉如何家庭護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有痰咳不出來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