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嬰兒濕疹好發于1-2歲的嬰兒,屬于過敏性皮膚病,中醫稱之為“奶癬”。發病原因多為稟性不耐,脾胃運化失職,內有胎火濕熱,外受風濕熱邪所致。中醫將其分為兩種證型:
胎火濕熱型 表現為皮膚紅斑水皰,抓癢流水,甚至黃水淋漓糜爛,結黃色痂皮。治宜涼血利濕清火,方用消風導赤湯加減。
脾虛濕蘊型 初起皮膚暗淡,繼而出現成片水皰,瘙癢,抓破后結薄痂,多有消化不良。治宜健脾化濕,方用小兒化濕湯加減。
中藥外治 在滲出液較多時可予除濕湯外洗治療:金銀花 15~20克,連翹 15~20克、地膚子10克、馬齒莧10克、苦參15~20克、荊芥10克、蟬蛻10克。有黃色滲液加黃柏10克,有脫屑加土茯苓 10克。每日1 劑 ,煎濃液外洗 ,每日2 次 。7日為一個療程。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除濕止癢之功。
湖北省襄樊市中醫醫院 李麗
下一篇:寶寶“秋瀉”應及時就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計算寶寶的用藥劑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