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周六,家住福清的四月大的寶寶文文將一枚大小約1.2厘米的小別針吞進下咽部,家長緊急送院治療后,當日別針被成功取出,昨日上午,文文已康復出院。
四月大的寶寶,玩耍時誤吞別針上周六上午6點多,文文早早就醒來了,在媽媽喂完奶后,跟媽媽一起在家里玩耍。據文文的阿姨介紹,大約在7點多時,家長發現別在文文衣服上的護身符掉了下來。開著口的別針被文文塞到了嘴巴里,當家長發現這一幕時,阻攔已經來不及了。吞下別針后,文文哭個不停,家里人趕緊將孩子送到當地醫院就診。在當地醫院檢查后,CT片上能明顯看到文文的食管入口上方有一根張開的別針,家人又連忙將文文送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就診。別針險些掉入氣管,醫生用食管鏡取出當日接診到文文的協和醫院耳鼻喉科醫生胡曉華說,當時文文生命體征比較平穩,但由于當時距離手術規定的禁食時間還不夠,出于安全考慮,醫生們決定做進一步檢查。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醫生特別交代家屬,文文除了禁食外,還要盡量少移動,保持安靜,少哭鬧。“從檢查結果看,別針主要是卡在了食管入口上方,這是萬幸,如果再往深一點,可能掉到氣管、食管等位置,并可能因此引起大出血、感染等問題。”該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黃建民說,正因為該位置距離氣管比較近,如果患者用力咳嗽或者吸氣等,都可能使整個別針倒置吸到氣管中,一旦出現呼吸道梗阻,就存在生命危險了。針對文文的情況,醫生們經過手術評估后選擇使用食管鏡取出別針,以減少創傷。黃建民介紹,使用食管鏡取異物需要有一定經驗,否則可能導致別針往更深處掉,一旦出現倒掛如魚鉤,取出別針就更加困難了。下午2點多時,文文被送進手術室。術后,別針被順利取出,經測量,別針大小約為1.2厘米。目前文文恢復得還不錯,已于昨日上午出院。
專家提醒
小孩吞食異物被卡應第一時間送醫院治療
黃建民介紹,節假日期間,此類患者尤多。在臨床中,誤吞食異物的多是1歲多的寶寶。1歲左右的孩子學會爬了,喜歡亂抓東西,且一些家長亂喂東西給孩子吃,都有可能導致孩子氣管異物的出現。
“孩子吞食東西被卡,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往醫院治療。”黃建民說,由于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吞食異物,拖延久了,異物可能在體內游走,其結果是食管異物變成氣管異物,或者氣管異物變成食管異物。
黃建民提醒,如果孩子不明原因出現反復咳痰、咳嗽,不管是否存在異物史,需及時上醫院檢查。
最后,專家提醒,家長盡量不要將瓜子、花生、豆子等干果類食物放入孩子口中,同時家長要提高警惕性,當孩子在玩哨子等小玩具時要特別注意。(記者賴麗蓉文)上
下一篇:小兒發熱家庭護理有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癲癇80%可服藥治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