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發燒?發熱?認識夏季熱
所謂“夏季熱”,又稱為“夏期熱”,是東方民族特有的生理反應現象。主因是夏季氣候炎熱,環境溫度升高,加上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不成熟,導致體溫升高。
“發燒”是夏季熱最常見的癥狀,其高燒型態多呈現規律性。體溫每天從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續、午后漸退、傍晚最低,入夜后又開始升高,每日體溫呈規則變化,一直持續到夏季結束為止。期間除了發熱及些許食欲不振、哭鬧等反應外,少有其它不適癥狀。此癥狀常發生在3歲以下幼兒,尤其是小于1歲的寶寶。對于夏季熱的治療,基本上不需借助藥物,退燒藥僅是以備不時之需。若孩子高燒病確定是夏季熱,最簡易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吹冷氣”。把室內溫度調至合宜,即可有效解除小兒夏季發熱癥狀。
要診斷為夏季熱之前,一定要請醫師檢查,排除其它各種可能引起寶寶發燒的病理性原因,如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等。若單從體溫的表現形式就診斷寶寶是夏季熱,并不恰當。
表情、活動力、相伴癥狀發燒評估三指標
面對還不懂得表達身體不舒服的小Baby,是不是讓初為人父母的您手忙腳亂呢?醫師建議,新手爸媽除了透過體溫量測,了解孩子是否生病;還可以透過觀察小寶貝的表情、活動力及身上其它病征,在就醫前,先掌握孩子的病情發展,輔助醫師下達正確病情判斷。
表情與病容:
父母可從嬰兒臉上的表情變化,判斷寶寶是否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當爸比媽咪看到小寶貝臉上喜悅、好奇、貪玩的表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小臉泛紅、痛苦、無精打采的面容,就要當心孩子可能生病了。
活動力:
若小孩出現玩耍量遞減、專注力不足、活動力降低、食欲不振等現象,整體精力表現明顯不若以往;或對所處環境出現不耐、不感興趣,或嗜睡等癥狀時,父母除了可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還要將寶貝的行為表現合并列入觀察,注意是否可能因疾病因素,導致孩子活動力不佳。
身體病征:
專家表示,若孩子在發燒的當下,同時合并出現如流鼻涕、咳嗽、腹瀉、嘔吐等癥狀,可能和感冒或腸胃炎有關。而陳玉梅更提醒,媽媽若注意到孩子尿布有不正常的尿騷味,或是尿液顏色異于平常,則要警覺孩子發高燒,可能與泌尿道感染有關;另外,父母還可觀察小朋友的皮膚是否有起疹子,或是頸部淋巴結是否出現腫脹等。若在發燒當下,同時合并上述癥狀,父母須視癥狀嚴重程度,適時就醫尋求協助。
上一頁12 下一頁
下一篇:媽媽奶奶:帶孩子誰說了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個月寶寶愛噴口水咋回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