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曉元還沒過一百天,那天得了感冒,接著發燒,體溫一天比一天高,最高39.5℃,燒了三四天后,出了一身疹子。更奇怪的是,媽媽也
得了類似的病,咳嗽、發燒、拉肚子,也出了一身皮疹。母子倆一起去醫院,醫生檢查后說:“媽媽、寶寶得的是同一種病———麻疹!”
這就奇怪了,以前不是說6個月內的嬰兒不會得麻疹嗎,成人更少得麻疹。可現在怎么了?剛剛三個月的嬰兒和二十多歲的年輕體壯的媽媽同時得麻疹,怎不讓人困惑?可醫生說,如此情況近年并不少見。這是麻疹流行的新趨勢、新特點。
麻疹病魔卷土重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疫苗出現以前,麻疹曾在世界上多次大流行,無數兒童的生命受到威脅。1965年,我國疫苗研制成功后,隨即在全國推廣應用,使我國兒童麻疹的發病率迅速下降,不少地區多年來已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然而,新世紀開始以來,我國麻疹的發病率又在逐年上升,特別是近三年,我國每年發病都在十幾萬例。衛生部公布的傳染病疫情報告顯示,去年2、4、5、6四個月份,全國報告麻疹發病數均居傳染病發病的前五位。表明沉寂三四十年的麻疹病魔卷土重來。
向小嬰兒伸出魔爪
以往的麻疹確實不易感染半歲以內的嬰兒。因為寶寶從娘胎里帶來了抗體武器,足夠防身半年之用,麻疹病毒不能侵犯。只有先天抗體消耗殆盡,半歲以后的孩子才會被感染。可是近年出現了“小嬰兒麻疹”(半歲以下的小患兒),這是因為如今的媽媽們小時候大都沒有出過麻疹,而是接種了疫苗獲得的免疫。這種免疫力不像感染麻疹后獲得的終生免疫那么持久,因而媽媽自身就沒有足夠的抗體傳給胎兒,新生嬰兒也就缺乏防御能力,容易遭致病毒的侵襲。寶寶和媽媽同時得麻疹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防范麻疹?
改變免疫策略我國目前兒童麻疹免疫程序為:全程免疫共3針即8個月初次接種,1.5歲、6歲各復種1針。不過,專家已經建議調整原有程序,如對大、中學生和青年人群進行麻疹疫苗的復種;對育齡婦女增加一次麻疹疫苗接種,可使母傳麻疹抗體陽性率從一般的21.43%提高到接種后的90.91% 這樣可減少新生兒麻疹的發病率。
控制傳染源 更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患者,一般病人隔離期是出疹后5天,若有肺炎延長到10天,接觸麻疹者要隔離3周?;剂寺檎畹娜槟敢V共溉?以免感染小兒。
阻斷傳染途徑 麻疹是呼吸道傳染病,它主要經過呼吸道傳播,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當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時病毒就會散布到空氣中,并通過鼻部、咽部或眼睛等部位侵入人體,密切接觸者也可以借助手的污染而傳播。病人的衣物要徹底消毒,冬春季節室內注意通風,托幼學校集體機構,注意室內紫外線消毒。
管理易感人群 凡未得過麻疹的或沒接受過麻疹疫苗的人均易感染麻疹。麻疹的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麻疹病人后90%以上的人都會發病。流行期應加強對易感人群的管理,流行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少組織集體活動,減少感染幾率,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飲食健康、均衡營養,生活規律、保證睡眠休息。
早期住院治療 一旦發現類似病兒或成人,應盡早就醫,必要時住院診治,便于傳染源隔離,避免貽誤病情。
-相關鏈接:成人麻疹癥狀復雜
接種麻疹疫苗后產生的抗體一般只能維持10~12年,抗體消失后,青年、成人又成了麻疹新的易感人群,這就會造成麻疹在青年人和成年人中的流行。成人麻疹可出現呼吸道卡他癥狀,流淚、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癥狀與小兒麻疹類似;口腔黏膜斑點明顯;另外還有以下特點———
?、俪扇寺檎畋憩F病毒血癥較重,持續時間長,或病情不典型;②多數患者存在胃腸道癥狀,以水樣便腹瀉為主要表現,易與感染性腸炎、霍亂混淆;③多伴有肝臟和心臟損害,可表現為“麻疹樣肝炎”;④易導致多臟器損害,有時容易造成誤診。⑤可有隱性感染者,無臨床表現,血清抗體的升高,顯示麻疹接觸人群體內已經有了對麻疹的免疫能力。
下一篇:哪些孩子應該警惕先心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杜絕嬰兒期過敏防日后哮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