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歲以內的,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表達“我餓了”的方式就是哭鬧,接受喂養的反應就是“吸吮”,一吸吮就會停止哭鬧。孩子出現頻繁“饑餓”的現象是典型的“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的確切定義是: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3個小時,每周哭鬧至少3天,發作超過3周。嬰兒腸絞痛是生長發育中的一種現象,并不是病。孩子出現腸絞痛時,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地哭鬧,有時還伴有面紅耳赤、蜷曲身體、難以入睡等現象。以往家長都認為將孩子豎直、面向大人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其實,根據孩子出生前在媽媽子宮內的姿勢、所接受的環境及出生后最依賴的喂養方式等實際情況,以下幾種方法更容易緩解孩子的疼痛:
1.用小被子將孩子束裹起來。胎兒在媽媽子宮內受到很大約束,束裹孩子可以使他聯想到在媽媽體內的感覺,慢慢安靜下來。
2.將孩子保持側位或俯臥位。這樣對孩子的腹部有一定壓迫,可以緩解腹部疼痛。
3.在孩子耳邊間斷并有節律地吹“噓噓”的聲音。胎兒在媽媽子宮內一直聽著媽媽腹部大血管血液流動的聲音,大血管內血液流動受到心臟收縮的影響,每當心臟收縮一次,就會有血液通過心臟進入大血管。孩子聽到類似這樣的聲音,會讓他有安全感。
4.將孩子放置于俯臥位且頭部稍低,輕輕搖晃孩子,也能使孩子停止哭鬧。絕大多數胎兒在媽媽子宮內都是頭朝下的姿勢,而且媽媽走動時,子宮內的羊水會有一定的波動,孩子也會一起輕輕晃動。
下一篇:專家談小兒秋冬季腹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發燒要及時補充水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