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嬰幼兒腹瀉絕大多數是病毒感染,對抗菌素不敏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予以抗病毒藥、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對癥處理。此外,維生素K對嬰幼兒病毒性腹瀉亦有輔治作用。這是因為一方面嬰幼兒體內所貯存的維生素K含量低,主要是靠腸道乳酸桿菌生成維生素K來補充機體需要,而腹瀉時腸道菌群紊亂,乳酸桿菌減少,維生素K合成不足,易致缺乏,需要額外補充。另一方面適量補充維生素K還具有解除胃腸道平滑肌痙攣作用,可有效緩解腹痛,減輕嘔吐,并有助于促進腹瀉好轉。
正是由于嬰幼兒體內本身對維生素K有需要,而適時補充又能夠減輕病毒性腹瀉癥狀,因此,醫學專家主張在抗病毒、補液和對癥處理的基礎上給予維生素K靜注。給藥方法為:將維生素K31—2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10毫升中,緩慢靜脈注射,每日1—2次,連用3—5天,直到患兒大便成形后停藥。副主任醫師 韓詠霞
下一篇:專家建議兒童腹瀉切忌禁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支氣管炎應徹底治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