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耳穴療法:
取穴:腮腺、頰、神門、交感、內分泌。
配穴:睪丸疼痛配睪丸穴。
毫針直刺或斜刺,強刺激,留針20-30分鐘,間歇行針,每日1-2次,3次為1療程。也可用耳穴貼壓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鐘,每周換2次,3次為1療程。
刺絡療法:
取穴:耳尖穴、少商、關沖、少澤,每次選2-3穴,用小號三棱針快速點刺,局部用手擠壓,放血3-5滴。
電針療法:
取穴:取腮腺炎刺激點(腫大腮腺之上緣處)、少商(雙側)。
針腮腺炎刺激點時由腫大之肋腺上緣呈45度角刺入,深約1-1.5寸,通電10-15分鐘,起針后點刺雙側少商出血,每側3-5滴,每日1次。
皮膚針療法:
取穴:合谷LI4、頰車ST6、翳風TE17、列缺LU7、外關TE5、二間LI2。
配穴:發熱配曲池LI11、大椎GV14。
叩刺,中等刺激。
穴位激光照射:
取腮腺腫脹局部。頰車(患側)、翳風、合谷、發燒配大椎、曲池。
用3兆瓦氦-氖激光源光束或經光纖傳輸光照射腮腺腫脹中心,再照射穴位。每日1穴,每穴(或局部)3-5分鐘,3次分1療程。
燈火灸療法:
取穴:角孫穴TE20。
剪去病側角孫穴處的頭發,取燈心草點燃,迅速觸點穴位,聞及聲響后,立即將火移開。若腮腫不消,則次日可再次施灸。 拔罐療法:
患者取坐位,用三棱針點刺一下大椎和曲池穴,后取口徑1.5厘米的玻璃罐,用閃火法拔點刺穴位5分鐘;然后再拔雙側頰車穴和外關穴5分鐘,每天1次。適用于痄腮之熱毒蘊結證型。
推拿療法:
手法:按摩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經、揉小天心、揉牙關、揉耳后高骨。
初起有表證時,重用清天河水解表泄熱;邪毒內陷心肝,可掐老龍、十宣、揉二扇門清熱開竅,息風止痙。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下一篇:多服小兒止咳糖漿闖了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嬰兒腹瀉減少肛周膿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