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的有些疾患久治不愈,真讓媽咪著急。我們此次特邀小兒中西醫結合治療專家王素梅教授,來為這些寶貝出謀劃策,看看是否能夠制服這些頑疾——
第一大頑疾 經常腹瀉
許多媽咪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寶貝大便次數增多,每天5-6次甚至十余次,跑了許多家醫院,中藥西藥吃了一大堆,可總是好兩天壞兩天的,不能徹底治愈。身體發育也比同齡的寶貝差一些。
解析頑疾
一般來講,引起寶貝腹瀉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 喂養不當
有些新媽咪總是恨不能自己的寶貝吃得多多的,長得快快的。才2、3個月就急于給加雞蛋黃,性急的媽咪甚至給才出生不久的寶貝喂米粥,加蛋黃……豈不知寶貝的消化系統功能沒有發育完善,用來消化食物的各種消化酶分泌量還很少,活性也低,一時不能接受太多的添加食品。小小的腸胃承受不了這么大的消化壓力,自然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發生腹瀉。
* 過敏所致
有的寶貝體內缺乏某種消化酶,所以會對某些食物過敏,引起腹瀉。較常見的是對牛奶、豆漿、雞蛋過敏。
* 感染引起
多見于6個月至2歲的寶貝。由于飲食或餐具不衛生使病從口入引起腸道感染。夏秋季多見由于細菌引起的腸炎或痢疾,秋末冬初多為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
頑疾攻克法
由于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要注意科學喂養,輔食的添加應本著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一種到多種、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輔食添加一定要在4個月后開始,寶貝適應一種食物后再增加另一種,才能維持良好的腸胃消化功能。
如果是由于過敏而造成的腹瀉,只要盡快找出過敏的食物并停用,改用其他嬰兒食品替代,腹瀉就會不治而愈。
如果是感染引起,及時請醫生確定病源,采取對癥治療。不能隨便給寶貝服用抗菌素,也不可給寶貝禁食禁水。
特別提示:
對于久瀉不止的寶貝,可以采用中藥敷臍的方法進行治療。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具體方法:用肉桂、車前子各1克共研細面,用黃酒調成糊狀敷在肚臍上,外粘醫用膠貼,4-6個小時后取下,連用3天,止瀉療效好,可使寶貝免除服藥之苦。
第二大頑疾 厭食和偏食
現在每家只有一個寶貝,各種食物應有盡有,可是寶貝卻一口也不吃,爺爺奶奶又是哄又是許諾才勉強吃上幾口。有時候為了讓寶貝吃點菜全家人要圍著他轉,甚至滿屋子追著喂。還有的寶貝只吃肉,不吃蔬菜,盡管家中生活條件很好,結果長得面黃肌瘦,個子矮小。怎樣才能讓寶貝胃口大開,多吃飯就成了許多媽咪的心病。
解析頑疾
厭食、偏食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癥,除了食欲不振外,病癥遷延不愈的孩子發育遲緩,體質下降,嚴重者影響了生長發育。主要原因是——
* 錯過了味覺的最佳發育期
小兒的味覺在6個月至1歲這個階段最靈敏,是從流食到一般流食、固體食物逐步添加的最佳時期和適應過程,也是寶貝通過品嘗各種食物來促進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形成和發育期。這樣,到了1歲左右時就能接受多種口味的食物。如果未能按時添加輔食,就會造成小兒厭食、偏食。
* 喂養不當
小兒腸胃消化能力差,饑飽無度。如果不能按時添加輔食,寶貝的消化系統功能就不能早日建立,導致消化谷物的能力下降,使寶貝只能吃一種食物而排斥其他食物。有的寶貝是由于媽咪過于溺愛,任由其吃零食、冷飲或油炸食物,損傷脾胃后造成傷食,以后再碰到這種食物就會感到厭惡,產生厭食、偏食。
* 父母的不良習慣
許多寶貝厭食、偏食往往是受家庭的影響,如媽咪對自己不愛吃的飯菜,在言語之中經常流露出偏見。這樣,會使寶貝先入為主,對這些食物還沒有進口就已經感到厭惡。
頑疾攻克法
糾正小兒的厭食毛病,首先從父母做起,大約90%左右的偏食兒童,父母往往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對于寶貝不愿意吃的食物,父母要帶頭品嘗并要連連稱贊“味道好極了”,并做出津津有味的樣子。從而,寶貝也會對食物增加興趣。
不斷變換食物的做法,使其色、香、味、形都很好以便增加吸引力。
及時鼓勵,寶貝對一種不愛吃的食物即使只嘗了一點點,媽咪也一定要及時地贊揚和鼓勵。久而久之就會由厭煩到喜愛。
如果寶貝厭煩某種食物,一定不要硬塞給他吃,而是變換烹飪方法,變化花樣,孩子就會喜愛了。
特別提示:
對于許多厭食、偏食的孩子,盡管媽咪使盡了渾身的解數,可是依然吃飯比吃藥還難,看著日漸消瘦的寶貝,媽咪心急如焚,束手無策,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帶寶貝到中醫單位采用傳統醫學療法——捏脊治療。通過對小兒背部經絡穴位的按摩、達到疏通筋絡,健脾消食的功效。
第三大頑疾 反復呼吸道感染
寶貝隔三岔五就要傷風感冒,流鼻涕、打噴嚏更是家常便飯。有人形容這些寶貝跑醫院的次數比到外婆家還要勤,這不但加重了父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了寶貝的身體健康。
解析頑疾
嬰幼兒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免疫防御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加之鼻腔相對狹小,鼻腔黏膜較柔弱,黏液的分泌功能差,鼻腔黏膜干燥,使病菌容易侵入,尤其是氣溫驟變時更容易發病。發病次數多,身體的抵抗力更加低下,周而復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頑疾攻克法
首先要查清原因所在,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少帶或不帶寶貝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合,減少患病的機會。同時,一定要檢查有無缺少微量元素鋅和鐵,如果缺少鋅和鐵就會造成反復感染。
適當鍛煉寶貝的抗病能力。許多媽咪有育兒誤區,認為小兒容易感冒就是穿得少才著涼,抵抗力弱就是營養不良,就應多吃多穿,長得胖才是健康寶貝。中國有句經典的育兒名言:“欲讓小兒安,需要三分饑和寒”,意思是說不要給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吃得多容易造成積滯,過暖過厚的衣服容易使寶貝適應寒冷的能力自然下降,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著涼患病。應適當地進行耐寒鍛煉,不要天氣稍有涼意,立即給寶貝加衣加被,捂得嚴嚴實實。
如果寶貝確實體質虛弱,抗病能力差,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增強免疫力的中西藥物。
特別提示:
為了增強寶貝的抵抗能力,媽咪可為寶貝做藥膳——
1.山藥紅棗蓮子粥:取糯米200克、山藥50克、蓮子50克、大棗10枚共煮粥服,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2.黃芪、防風、炒白術:取生黃芪50克、防風10克、炒白術20克加水隨服,可以起到止汗健脾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第四大頑疾 出汗不止
有的寶貝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活動,別的小朋友只是面色紅紅,他卻滿頭大汗,衣服都濕透了,尤其是一到夜晚時滿頭可見豆大的汗珠,等到熟睡之后才能汗液逐漸減少。媽咪擔心自己的寶貝出汗多,體質變弱,更易生病。
解析頑疾
寶貝在3歲前皮膚尚未發育成熟,但是新陳代謝極為旺盛,加之活動量很大,和成人相比特別容易出汗。如果寶貝只是在活動時有少量出汗是正常現象,不必擔憂,寶貝根本不出汗就應當考慮有其他的毛病。寶貝出汗可以表現為手足心熱,心胸出汗、半身汗及自汗、盜汗等,是指沒用發汗藥物或排除氣候炎熱、衣服過厚、劇烈運動等其他因素刺激而晝夜都出汗。出汗多的寶貝還要注意區別“自汗”與“盜汗”。
“盜汗”也叫“汗”,指入睡時汗出,醒后汗止,寶貝體格消瘦、皮膚干燥無光澤、兩頰潮紅、手心腳心發熱、夜晚入睡踢被子、大便干燥、小便黃、煩躁易哭鬧等?!白院埂笔侵笇氊悰]有用發熱藥,或排除氣候炎熱,衣被過厚、劇烈運動等其他因素,晝夜稍動就自然汗多。自汗的寶貝往往伴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勞、面色淡白、活動時愛出汗、易患反復感冒、語聲低等表現。
頑疾攻克法
護理多汗的寶貝應勤換衣被,注意隨時將汗液擦干,以保持皮膚干燥,以防受涼感冒。
身上有汗時要避免直接吹風,不然也很容易著涼感冒。
到醫院進行一下檢查,找出多汗的原因,對癥治療收效快。
特別提示:
盜汗的寶貝要忌煎、炸、烤和辛辣的食物,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雜糧及瘦肉、魚肉、牛奶、水果。特別要多吃蘋果、香蕉、面瓜等。自汗的寶貝平時不要吃損傷脾胃的食物,如冷飲或冰鎮的水果,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養氣的藥膳。如糯米、山藥、扁豆、蓮子和大棗等,健脾益氣、健脾和胃以共奏調理脾胃之功效。(文/王素梅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主任醫師)
下一篇:腸套疊的病因和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便秘(Constipation)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