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幾天,李先生6個月大的寶寶嘴巴里總有一層白色絮狀物,像奶漬沒擦干凈。孩子不愿吃奶,情緒煩躁不安。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寶寶被診斷出鵝口瘡,孩子的家人很不理解,寶寶的奶瓶一天消毒好幾遍,包括寶寶的衣服玩具平時也都用消毒水浸泡,怎么還會感染真菌?
該院兒科陳小慧主任介紹,鵝口瘡是新生兒和小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引起。發(fā)病原因可能是患霉菌性陰道炎的母親在分娩時感染了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時母親的奶頭不潔、人工喂養(yǎng)時用的奶具消毒不嚴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鵝口瘡雖然不會造成疼痛感,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感染寶寶的咽喉,嚴重的甚至會侵入血液而導致敗血癥、肺炎或腦膜炎。
可寶寶的用具都消毒干凈了,為什么還會患上這種疾病呢?陳主任指出,新生兒鵝口瘡主要通過霉菌傳播,只要平時注意護理是可以預防的,因而建議新媽媽們每次喂奶前,用溫開水清潔乳房,喂奶后,給寶寶喂些溫開水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清潔寶寶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長和繁殖。此外,新生兒所用的食具均需煮沸消毒后才能使用。但是寶寶生長的環(huán)境和用品也不可過于干凈,比如玩具、餐具、衣物都用消毒水消毒,不讓孩子接觸外界等,就屬于矯枉過正,在“無菌環(huán)境”中成長的寶寶,可能出現(xiàn)腸道內正常菌群失調,從而患上鵝口瘡,甚至引發(fā)其他疾病。
奶瓶消毒是新媽媽最重視的,但往往適得其反。陳主任說,有些媽媽消毒過細,殊不知“無菌寶寶”,難以建立起充足的抵抗力,反而容易生病。引起鵝口瘡的白色念珠菌無處不在,但是否發(fā)病取決于體內菌群狀況。白色念珠菌在人體上呼吸道和胃腸道都有分布,與其他菌群相互制約。當免疫力下降,或濫用抗生素打破了這種平衡,就可能出現(xiàn)真菌大量繁殖,引發(fā)疾病。通訊員 孔曉明 記者 于丹丹
下一篇:秋天注意別讓這些病找上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幼兒感冒應該到耳鼻喉科就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