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六個月大的強強,生得白白胖胖,人見人愛。但最近臉上長出了一些小紅點,起初家長還不太在意,誰知這紅點逐漸蔓延,兩天后兩邊臉頰全部成了兩大塊紅斑。不僅如此,原本挺乖的強強變得煩躁不安,老是睡不著或睡著后突然醒來哇哇大哭,喂奶也不大肯吃,這讓年輕的父母急得不知所措。經醫生診查,說是強強患上了奶癬癥。
奶癬在中醫上又名胎癬。通常在出生兩個月后發生。中醫認為多因嬰兒風濕熱毒蘊留肌膚而發,好發于嬰幼兒之頭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發,或密集群聚,疹色紅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癬樣。不起泡,不流水者為干性,偏于風熱盛者;若皮膚起粟,瘙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稱為濕性,為偏于濕熱者。
治療上應當辨證。風熱盛者,則宜清熱祛風。
若濕熱重者,宜清熱祛濕,可內服消風導赤湯。外治干型者可用潤肌膏之類;濕型宜用文蛤散。
此外,可用中藥濕敷。如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后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干凈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也可以用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
奶癬漫延到身上時可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后取汁液兌水來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也可以用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后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患兒減量1/3。功用均是解毒祛濕,消疹退斑。
對于嬰兒奶癬,正確護理和治療同樣重要。如母乳喂養,母親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肉類的食物,少吃魚、蝦、蟹等水產品。如用牛奶喂哺的,可適當延長牛奶的燒煮時間,也可改用羊奶或市售的多維乳兒粉喂哺嬰兒。注意不要給嬰兒喂得過飽,因為消化不良會使奶癬加重。對于患奶癬的嬰兒,洗臉洗身都應用溫開水清洗,少接觸肥皂,必要時可用淡鹽水浸泡紗布敷在濕疹處止癢。嬰兒的衣服要寬大清潔,忌用化纖或毛織品。(馬亞平)
下一篇:小兒腦癱誤診耽誤孩子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個月寶寶長得“怪”眼球生在眼瞼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