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進入嚴冬,冷空氣頻繁南下,導致廣西各地近日天氣多變,氣溫驟暖還寒,棉服、羽絨服、大衣成了城市最醒目的氣溫風向標。對于抵抗力較弱的0~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初冬季節很難抵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侵襲,如何讓寶寶們遠離呼吸道感染、安穩度過寒冬呢?兒科專家建議家長采用六大攻略增強寶寶抗病力,嚴防寶寶反復感冒。
據介紹,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最為常見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指的是喉部以上的鼻咽部和扁桃體的感染;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未得到及時控制,可引發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等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病原常通過空氣飛沫在人群中傳播。
嬰幼兒感冒通常有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發熱、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等癥狀,有些抵抗力較弱的孩子可發展為肺炎,病情嚴重者可進展為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給孩子造成生命威脅。如何讓寶寶冬季遠離呼吸道感染呢?
攻略一 合理增加衣物
有些媽媽在初冬的時候早早就給寶寶穿上厚厚的棉衣褲,兒童新陳代謝率高、活動度大,衣物過厚不容易散熱,孩子的后背常常汗濕,冷風一吹就特別容易感冒。俗話說“春捂秋凍”,對孩子而言,入秋天氣轉涼就可以開始適當的御寒鍛煉,對于增強孩子抵抗力非常有效。幼兒穿衣的厚薄程度與成人差不多,最多只比父母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冬日寶寶外出活動可穿既輕便又保暖的棉服或羽絨服,這樣可方便寶寶四肢活動,同時也要注意頭部和手足的保暖。
攻略二 增加戶外活動
冬季氣候寒冷,大人們擔心外出活動會凍壞寶貝,常常選擇室內活動,孩子戶外活動時間明顯減少了,有的孩子甚至一整個冬季都沒有到戶外曬過太陽,佝僂病的發病率大大增加。其實即使是冬季,孩子也應該保持每天1~2小時的戶外活動。冬季可選擇中午前后日光較為充足、氣溫相對較為暖和的時間外出,經常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不僅有助于孩子逐漸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促進肺功能的發育、增強呼吸道防御能力,還有助于孩子皮膚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有助于身體對鈣的吸收,促進體格發育,防止佝僂病發生。
攻略三 注意居室通風
很多家庭在冬季采用暖氣或空調作為室內取暖設施,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受凍,很少開窗通風。空氣不流通是導致室內細菌、病毒滋生而引發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特別是當家中一人生病時,往往會傳染一家人。建議冬季室溫保持在18~22攝氏度,使用暖氣的同時最好同時使用加濕器,使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避免因呼吸道黏膜干燥引起損傷。每天居室通風換氣兩次,每次可半小時左右,一個房間通風的時候寶寶可轉移到別的房間。
攻略四 保持膳食平衡
營養素攝入充足、保證膳食平衡有助于預防疾病,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嬰兒應堅持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強嬰兒的免疫功能。另外,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維生素A、維生素C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攻略五 避免接觸病原
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切斷了傳播途徑,感冒就可以有效控制其傳染性。嬰幼兒應盡量避免到環境污濁、空氣不流通、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與病原菌接觸的機會。有的媽媽喜歡帶寶寶去逛超市,認為那兒寬敞明亮、溫暖舒適,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當家人患感冒時,應該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觸嬰幼兒。我們還應該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更衣,避免病原菌接觸傳染。
攻略六 按時預防接種
孩子應該在保健醫生指導下,根據國家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對于冬季高發的流感、流腦、肺炎等疾病,可在冬季來臨之前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預防相應病原引起的疾病。但是目前疫苗對普通感冒沒有預防作用。
另外,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有規律,睡眠充足,多喝水,少吃零食,都有助于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幫助寶寶抵御冬季感冒的發生。(記者 劉清 通訊員 洪 梅)
下一篇:1歲嬰兒摸飲水機重度燙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判斷寶寶是感冒還是肺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