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嬰兒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驚人能力——他們能感知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一切,能主動探索外界事物,并有廣闊發展的可能性。嬰兒是自身世界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時刻準備接受周圍的事物。但嬰幼兒期是以“模式識別”方式來進行學習的,他對外界的刺激是作為一個綜合整體來識別,無論是圖象、音樂、聲音,都是經反復觀察和感受,將這些信息作為一個整體模式予以接受的。例如母親的面孔,就是作為一種圖象模式存入嬰兒大腦,經反復接觸,就能逐漸識別母親與其他陌生人。
此外,嬰幼兒的語言、行為習慣、性格品德,也是以這樣的模式來記憶、學習的。小兒學習語言不是先分析和理解了語法后記憶的,而是以聲音模式來記住成人的話,再模仿發音;3歲前學習外語,小兒并不知道A、B、C、D、E,也不懂語法,而是將外語作為一種發音的模式來聽,經過反復多次聽說后而逐漸學會的;如新生兒天天給他洗澡,他習慣了洗澡的模式,偶爾一天不洗就會吵鬧;嬰幼兒經反復訓練,養成了定時進食、睡眠的習慣,一經作為一種模式印入腦中,到了規定的時間他就會主動要求吃飯、睡覺。孩子所有的習慣均是在多次反復培養中逐漸形成的。
孩子出生時,其腦細胞之間網絡聯系很少,生后逐漸接受各種刺激,腦細胞之間逐漸地發生了聯絡。嬰兒通過出色的圖象學習能力,把接受到的刺激記憶在腦細胞中。重復的刺激可以使細胞之間的聯絡部分變粗,便于形成良好的信息傳遞回路。很早就接受高效率教育的嬰幼兒,由于擁有了杰出的腦細胞回路,從而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高難度的東西。根據兒童的發育規律來看,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先快后慢,而智力表現是先慢后快。所以,家長要學會等待,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為,教孩子認識圖片或教孩子說話,幾次就讓孩子學會才行,否則就認為孩子不聰明,更不能期望孩子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個“神童”。因為孩子的“模式學習”也需要重復地刺激才能顯示出它的效果,一旦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其認知能力會“爆發性”的表現出來。
0~3歲模式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是形成良好模式的保證。父母應從孩子一出生起就應該給他提供充滿聽覺、視覺、語言的豐富環境,就給予他感受最好的事物,有意識、有計劃的促使孩子在生活習慣、情緒、性格、品德、智能開發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模式。如在“模式學習”階段,父母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就可為孩子將來成為優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他一生發展的基礎。
下一篇:掌控嬰兒智力的八個“高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家咋為孩子做體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