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滿周歲嬰兒特點
從人群中認出父母嬰兒快滿周歲了,能耐可不小了,能一眼認出人群中的爸爸媽媽。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來看望寶寶,他們一進門,嬰兒就會非常高興,會拍手歡迎,急著讓他們抱;說話早的嬰兒,還會一邊把手伸過去,一邊說“抱——抱——”。當爺爺奶奶抱的時候,嬰兒會高興地跳來跳去,有些抱不住了,好像要從懷里竄出來。
辨別生人和熟人
嬰兒不但認識親人,還能分辨生人和熟人,經常串門的客人,嬰兒會一眼認出來,對著他們笑。如果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生人,或很長時間沒有見過面的熟人,會瞪大眼睛看著他們。會拒絕讓生人抱,如果勉強抱過去,可能會使勁掙扎,或許會哭。
模仿能力很強了
如果父母經常親親寶寶的小臉蛋,嬰兒也會模仿父母,親親媽媽爸爸的臉。嬰兒已經理解了,這個舉動是友好的。教嬰兒做過的動作,嬰兒就會表演了。皺鼻子作怪相;努努嘴;用食指刮刮臉蛋“羞一個” ; 左右手食指尖對在一起再分開“ 飛一個”;用手比劃;兩手合在一起“謝謝”;問寶寶幾歲了,會伸出食指“1歲了”;能指出五官的位置;知道自己叫什么,不管誰叫他的名字,都會循聲望去,找一找“誰在叫我呀”;聽到外面?zhèn)鱽硭煜さ男游锝新晻r,寶寶會用手指著外面“恩,恩”地告訴你,他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說話早的嬰兒還會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嬰兒開始對外界的事情感興趣了,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都會有所反應,表現(xiàn)出機靈的樣子。喜歡和小朋友玩,看到小朋友就會湊上去,摸摸人家,對小朋友比對其他事物更感興趣。
顯出更多的個性
和父母一天吃三頓飯的嬰兒多了起來,如果媽媽總是按食譜計算著給寶寶做飯菜,可能會令媽媽失望,能按媽媽意愿和要求吃飯的嬰兒越來越少了。嬰兒飲食習慣的個性化越來越明顯。
越大的嬰兒越有自己的好惡,對飲食、睡眠、玩耍等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逐漸從被動接受向主動要求轉變。父母要了解嬰兒的這種變化,非原則性的事情,盡量尊重嬰兒的喜好。這有利于和嬰兒和平相處,愉快生活,也是減少“厭食”的方法。
會蹣跚走路了
嬰兒的活動能力增強了,得到更多訓練的嬰兒,已經會離開媽媽自己蹣跚走路了。有的寶寶還需要媽媽扶著。即使不會走路,父母也不要著急。1歲半才會走路的寶寶也是正常的。1歲還不會站、不會爬的寶寶沒有了。坐得穩(wěn),爬得快,站得直。放在學步車里,能走得很快,會撞這撞那的。如果地滑,會連人帶車翻倒,也可能把腿別了,或手撞在家具上。所以,放在學步車里并不安全。
睡覺好壞因人而異
● 睡覺好的嬰兒能睡一大宿,半夜把尿時嬰兒也不醒來。即使醒了,放下后很快就能入睡。
● 多數(shù)嬰兒一天睡14個小時左右,白天睡1~2覺。有的嬰兒晚上睡覺很好,白天不肯睡。有的嬰兒白天睡得很好,可晚上睡得不好。有的嬰兒晚上睡得很晚,有的半夜醒來哭或玩。有的是一會就醒,哭幾聲再睡,總是不踏實的樣子,弄得父母也睡不好。有的嬰兒凌晨就起來玩,快天亮,又開始睡了,一直睡到9~10點鐘。睡覺情況千差萬別,什么樣的都有。如果說是父母沒有給嬰兒養(yǎng)成好的睡眠習慣,有時真是冤枉了父母。有好的睡眠習慣的嬰兒,父母可能什么也沒有做。睡眠習慣不理想的嬰兒,父母也費了很大勁,一直試圖糾正,卻難以實現(xiàn)。寶寶并沒有什么病。或許1歲零兩個月,寶寶突然睡覺很好了。只要寶寶健康,隨著月齡的增長,睡眠問題會解決的。想想新生兒期,多少令父母著急的事啊,不都過來了嗎?寶寶從媽媽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要逐漸適應,我們不能苛刻地去要求寶寶。我們也應該理解寶寶,如果寶寶“不好好睡”父母就生氣,夫婦鬧意見,對寶寶不耐煩,會影響寶寶的情緒。
可以訓練大小便了
從現(xiàn)在開始可以訓練寶寶大小便了,但不能指望寶寶能很快奏效。1歲半以后會蹲下撒尿,晚上會醒來叫嚷著尿尿,已經是很不錯了。2周歲以后會告訴排大便,不再拉褲子了,就說明訓練是很成功的。如果寶寶讓媽媽把尿,也喜歡坐便盆,就這樣訓練下去。如果寶寶反對媽媽這樣做,把尿就打挺,坐便盆就鬧,一定不要強求寶寶,過一段再說。訓練大小便不能著急,欲速則不達。尤其在晚上把尿時導致寶寶哭鬧,影響寶寶睡眠,就暫且停一停,這么大的嬰兒不容易患尿布疹了。
防意外事故仍是重點
隨著嬰兒長大,戶外活動范圍增加,游戲項目也增多了,意外事故發(fā)生的機會也隨之增加,父母仍要把預防意外事故當作重點。
父母關心重點轉移到智力發(fā)育
隨著嬰兒的長大,關心嬰兒智力發(fā)育的父母迅速增加,對于嬰兒的吃、喝、拉、撒、睡的關心程度有所降溫,對于體格發(fā)育的關心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幾個星期測量一次身高體重頭圍的父母不多了,多是一季度或半年測量一次。一克一克計算體重、一毫米一毫米計算身高頭圍的父母也不多了,更多的父母開始注意嬰兒的智力發(fā)育。
智力發(fā)育不易判斷
在智力發(fā)育問題上,醫(yī)生也會遇到一些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在工作中,時常有父母詢問他們的寶寶智力發(fā)育是否正常。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是一兩句能回答的,要全面估計,較難判定。每個寶寶的發(fā)育模式都不盡相同,受諸多因素影響。
體格發(fā)育并不均衡
寶寶體格發(fā)育是否正常,有一些客觀指標,相對容易些,但小兒發(fā)育有時是不均衡的,可能一段時間發(fā)育加快,一段時間發(fā)育減慢,甚至略有倒退。這種倒退,也許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父母的正確做法
不必擔憂,更不要試圖以各種方式加快寶寶的發(fā)育速度,這會使父母氣餒,寶寶受罪。如果媽媽制定出計劃,一天教寶寶認識幾個漢字,或幾個數(shù)字,或幾個英語單詞,這對剛剛1歲的寶寶來說,不但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寶寶沒有興趣這樣死記硬背。父母應給寶寶更多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創(chuàng)造更多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父母強行推著寶寶向前走,只能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
下一篇:訓練吞咽和咀嚼能力的時機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月齡開始喜歡電動玩具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