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剛出生時的寶寶頭頂上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摸上去柔軟,有時候還往下陷,有時候甚至看到它是會“跳動”的,醫生把這個地方叫“囟門”。它雖然不 大,但卻像個小“天窗”一樣,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因此,兒科醫生都很喜歡它,在給小寶寶檢查時,都會摸摸寶寶的頭頂,看看囟門的閉合情況,有時候 看它就能發現寶寶的健康狀況。
什么是囟門,它有何作用?
軒軒有11個月大,在醫院做保健的時候,測頭 圍有48.6厘米,比正常值多0.1厘米,爸媽有一點擔心軒軒不正常。醫生解釋說,軒軒頭圍的確比其他同齡的小朋友的明顯要大,再摸摸軒軒的囟門,面積約 為5×5厘米,據軒軒媽媽介紹,孩子足月生、順產、生長發育與其他同齡小朋友差不多,但是運動發育及語言發育則比同齡兒童遲2-3個月,醫生建議家長為孩 子做進一步的腦MRI檢查,以明確診斷是否患有腦積水。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說,我們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寶寶在 出生之后由于顱骨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有縫隙,并在頭的頂部與枕后部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分別稱為前囟門和后囟門。由于后囟門在寶寶出 生時已接近閉合或僅可容納指尖,不太容易被摸到,而且閉合的也比較早,通常在寶寶出生1-4個月內即閉合了。所以我們比較多關注的是前囟門。前囟門是兩側 額骨與兩側頂骨之間的菱形間隙。
前囟門最遲1歲半應閉合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前囟門的直徑大約為1.5-2厘米,在出生后的數月里,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約至6個月時最大可達到2.5-3厘米,以后隨著顱骨縫逐漸骨化,面積又開始慢慢地變小,通常到1歲至1歲半左右時即可完全閉合,最遲不超過1歲半閉合。
謝丹宇說,在臨床看,前囟門變化有幾種,包括早閉、遲閉、過大、過小、膨隆及凹陷等6種情況。
囟門早閉:囟門早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一些小寶寶因為先天發育差而出現了囟門早閉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先天性小頭畸形”,但并非所有的囟門早閉 都是一種病理情況,有些媽媽因為孕期營養比較好,小寶寶出生后發育較好,也同樣是可能會出現囟門相對稍早一點閉合的現象。如何去鑒別呢?謝丹宇說:“要做 好常規兒童保健,通過定期的專業檢查及測量,看孩子頭圍是否按照正常的速度增長,全身的發育水平是否與該月齡相吻合,如果全身發育與該月齡相吻合的話,是 不必太擔心囟門早閉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發育的。但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的變化,如頭圍明顯低于該月齡的正常值,全身的發育也明顯落后于正常的水平,比如到了四 個月還是不會抬頭等情況時,則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以盡早干預。”
囟門遲閉:有些寶寶超過一歲半了,囟門還是沒有閉 合。囟門遲閉,比較常見的原因比如有佝僂病、骨骼組織發育不良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等。對于超過1歲半,囟門還未閉合的寶寶,最好能帶去醫院檢查下, 查明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治療。最常見的是因為缺鈣引起的,那么,就要多點曬曬太陽,并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囟門過大: 有些孩子出生后囟門較大,可達4厘米以上,而且頭也比其他同齡的小孩大很多,家長總感覺到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心里不踏實而就診。謝丹宇指出,先天性腦積水 的小孩,出生之后囟門會迅速增大,頭圍也比正常的偏大,這種小孩還有個特點就是頭摸上去鼓鼓的,有一種很飽滿的感覺,用手拍拍,可以聽到“撲撲”的聲音, 這聲音就跟敲一個有裂紋的茶壺所發出的聲音差不多,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建議最好做一個腦MRI,以明確是否為腦積水的可能。此外,如果囟門過大,同時 還伴有肋外翻、出牙少等體征時,也要考慮是否跟缺鈣有關,患有先天性佝僂病的寶寶,出生后,不但前囟門大,后囟門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也比較寬。
囟門過小: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為自己寶寶囟門過小而緊張,唯恐孩子的頭會畸形,其實,只要頭顱在不斷地增長,頭圍始終在正常范圍內,只是單純的囟門稍微小一點,還是不必太過于擔心的。
囟門膨隆:正常情況下,前囟門比其他部分略為凹陷,如果見到它突然膨隆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鼓得更加明顯,而且摸上去有緊繃的感覺,同時寶寶 伴有發熱、嘔吐甚至抽風的癥狀時,則要警惕寶寶是否由于顱內感染而引起了顱內高壓,如患了腦膜炎、腦炎等疾病。此外,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 或四環素,也可以使寶寶的前囟門隆起。
囟門凹陷:如果囟門比其他部位凹陷明顯的話,則最常見于嚴重缺水的現象,此時需要到醫院就診。此外,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的寶寶,也可能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下一篇:兒童常發燒影響智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假哭”的孩子交際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