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首先要控制情緒
以前,孩子哭得兇并不是什么值得擔心的事情。看看奶奶們是如何帶孫子、孫女的吧!即使孩子拼命耍性子、哭到背過氣去的程度,奶奶也能從容應對。但是,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只有一個孩子,他們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每一聲啼哭都會很敏感。因此,孩子哭得背過氣的話,父母也跟著揪心。
事實上,很多問題都是媽媽的處理方式不當造成的。要是孩子只是情感上稍有敏感而哭得很兇,身體方面沒有其他問題,這么哭對孩子的生活沒有別的不好的影響,那么哭泣其實不是大問題,只不過是父母過于敏感,把這當成了問題。
媽媽要認識到孩子哭得厲害是正常的。因此,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看到媽媽平和的神情,會學會掌握控制情緒的方法。要讓孩子懂得,生氣或者感覺忍無可忍的時候不管不顧地發脾氣、大哭大鬧是毫無用處的。媽媽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情,可以使孩子拼命耍性子、哭鬧的情況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
雖然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是與生俱來的,但也會受身邊人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媽媽驚慌失措、大發雷霆或者傷心流淚,一切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強,一定會模仿媽媽的行為舉止。所以,媽媽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大哭之前予以阻止
在孩子哭得背過氣去之前采取措施,讓孩子停止哭泣是最明智的做法。每當我看到靜模有一點要哭的征兆時,就會盡全力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在孩子開始嗚咽時,馬上抱起孩子換個地方,或者把準備好的玩 具遞到他眼前等等。此時,善于“察言觀色”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舉動不敏感的媽媽十有*會錯過好時機。
只要平時留心觀察,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習慣以及不良習慣,大體是能夠察覺到孩子在何時會哭的。此外,還要了解怎樣使孩子保持好心情,孩子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等等。提前采取行動避免孩子號啕大哭,那由此帶來的煩惱也會相應減少許多。
正如前文所述,一旦孩子哭起來了,就要更加溫柔地撫慰孩子。因為孩子還不會控制情緒,哭起來就很難止住,變得愈加煩躁。媽媽要記住,越是這樣的時候,孩子越需要媽媽的溫柔呵護。
夜哭郎
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盡的媽媽以為總算可以閉眼休息了,可孩子就像算準了時間似的,又開始哭起來了,而且怎么哄都沒用,像是被什么東西嚇到了,或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東西,扯著嗓子猛哭。有個媽媽曾經對我說:“孩子一關燈就哭,害得我一到晚上就緊張得不行。”那些白天玩得挺好,晚上卻特別愛哭的孩子,究竟是出了什么問題呢?
孩子的恐懼心理
有的孩子晚上特別愛哭,吃飽了奶,白天就開開心心地玩耍,但只要天一黑,便哼哼唧唧地哭起來。這樣的情況并非一兩天,而是每天如此,媽媽當然會感到絕望,如果處理不好,還可能發展成產后抑郁癥。
孩子出生6個月左右時開始會感到害怕,也就是能體會到“恐懼”。在這之前,孩子只是通過單純生理性的滿足,如進食、睡眠、排泄等來感受世界。從6個月左右起,孩子將體驗之前從未經歷過的感覺——恐懼。
一般情況下,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環境突然改變的情況下會感到害怕,比如搬到陌生環境,突然傳來巨響,天黑了,或者被強光照射等情況。隨著環境變化程度的加劇,孩子的恐懼感也會隨之增強。
如果孩子身體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父母的養育方法也沒有什么問題,但一到晚上孩子就特別磨人、愛哭的話,可能是因為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恐懼心理。這時,打開一盞光線柔和的燈, 或者播放柔美的古典音樂,可以給孩子安全感。
嚴格禁止如此對待“夜哭郎”
發育快的孩子在出生后2個月左右時即能區分晝夜。如果孩子夜里哭就喂奶,或者像白天一樣和他玩耍,會養成孩子在夜里吃奶、玩耍的壞習慣,因此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假如孩子并不是因為餓才哭,就要盡力撫慰孩子,讓他平靜下來,輕輕拍著他,哄他再次入睡。
媽媽的態度很重要
有的媽媽認為孩子在夜里哭是不聽話的表現,就訓斥孩子“為什么還哭?”雖然只有幾個月大,可孩子已經能從媽媽的表情、動作、語氣上準確感受到媽媽的情緒了,這就是母子間非語言性的互動。白天因為照顧孩子很辛苦,媽媽還可以發點小脾氣,但夜里孩子驚醒后啼哭的時候,媽媽千萬要抱起孩子及時給予安慰。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孩子才會放下心來,一點點地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相反,如果媽媽對哭泣的孩子發火,對他說:“媽媽也要睡覺呀!你不能不哭嗎?”那么孩子內心的恐懼心理不但無法消除,反而會因為媽媽的責備變得更加強烈。
下一篇:46個月寶寶的聽力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招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