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想弄明白孩子為什么破壞、總闖禍,就要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有所了解,這樣,面對小小的破壞大王時,父母就不會不知所措了。
如6~7個月的時候,孩子漸漸地對兩個不相關物品之間的關系感興趣,所以對瓷碗掉在地上會碎、牛奶會被地毯洗吸收這種事情,非常感興趣,也總想親自動手體驗一番。1~2歲的時候,大腦發育的日漸成熟,讓孩子漸漸明白事情是怎么發生的,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也讓他興趣濃厚地開始探索事物發生的過程,如按下開關電視會打開,按門鈴會有響聲,這些讓孩子很驚奇,所以樂此不疲地進行著實驗。
孩子的行為是他思維的體現,在他將家里弄得一片狼藉的時候,他并不是故意要激怒家長,這只是他學習過程中的一點小意外。當然,這些層出不窮的小意外時刻考驗著你的耐心,不過發火可不是明智的選擇。
了解孩子發展,給予練習的機會
相信許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后,總有著一個值得探討的涵義,有時孩子的行為表現雖令人贊賞,卻不一定值得鼓勵。當然,在破壞行為出現時,也不能因為父母的情緒而大聲喝止或只是消極的嘆息。孩子對于周圍環境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多半是伴隨著動作而進行的,幼兒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并不容易,尤其手眼的協調發展尚未成熟,開始每一個動作時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導致父母眼中的破壞行為出現,但這些行為卻常是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一種練習過程,父母的訓斥與禁止不知不覺中卻減少了孩子練習的機會,情況也不見得會有所改善,但父母若能了解孩子的發展,細心的協助孩子練習,掌控自己的動作去體驗周圍事物,才能有效的避免破壞行為的發生,對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有正面的幫助。
父母穩定情緒,正確引導孩子
當父母發現孩子的破壞行為時該制止嗎?千萬不要讓自己情緒混亂了判斷力,而應探討破壞行為背后孩子究竟要表達的是什么,再決定該如何糾正,并引導孩子正確的發展。
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擁有成熟穩定的判斷力是極為重要的,孩子擁有愛破壞的天性,也可能是創造力萌芽的一種展現,父母如果懂得善用這樣的特性,加以引導和鼓勵,對于孩子的大腦發育及日后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從小培養出了一種濃厚的求知欲望。
但是父母的個性如果不夠成熟,很容易會抹殺了孩子愛動、好奇、勇敢的天性,反而不利于孩子的人格發展及智能培養。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獨立而且不同的個體,對父母而言也絕對是一個不同的開始,寶寶需要學習,父母更需要學習哦!
上一頁123 下一頁下一篇:嬰兒多爬行可以防弱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采用恐嚇方式讓小孩止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