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你知道嗎,寶寶吮手指,打哈欠,嘆氣,蜷起身體,轉過頭去,甚至踹一踹他們的小腿,都是自我安慰的方式呢。為了能夠認知這個世界,他們必須找到一個使自己身體和情緒安靜下來的方法。
曾經有一個媽媽對我說,她的孩子無論干什么都必須隨身帶著一個絨布小圍嘴,只有拿著這個圍嘴,他才能安靜地做事,否則一定哭鬧不休。有一次去拍照,無論怎樣哄,他都必須將圍嘴拿在手里,而那已經變了色的圍嘴在鏡頭里看上去實在不美觀,大人們只好像做游戲一樣將圍嘴藏在身后,引孩子去找,然后搶拍幾個鏡頭。睡覺就更不用說了,沒有“圍圍”的陪伴,孩子是怎樣也不肯睡的。
或許你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孩子總要找到一個安慰他們自己的東西,特別是睡覺的時候,更是斷斷少不了。孩子們尋求的安慰不只是那些看得見的奶嘴、毛巾,他們哭,打哈欠,蜷起身體,或者閉上眼,也是安慰自己的一種方式呢。
寶寶也需要自我調整,于是他們找到一個方法安慰自己,使自己安靜。
是的,你的寶寶還很小,需要你的照顧和安慰,但同時,他也需要發現一個自己安慰自己的好方法。爸爸媽媽們熱衷于花費很多的精力在對嬰兒全方位的照顧和早期教育上,他們就忘記了,嬰兒也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安安靜靜地自我調整。寶寶們會尋找時間自己單獨呆著'他們轉過臉去什么也不看或者干脆閉上眼睛,然后對從外界收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減少外界的刺激,充分休息。
令人驚奇的是,大多數寶寶天生就有自我安慰的能力。雖然寶寶看起來是那么無助,但是他們并不是被動去接受大人的照顧的。寶寶離不開照顧他們的父母,他們與母親日夜相伴,母親幫助他們吃飯和睡覺,但是,為了能夠認知這個世界,他們必須找到一個使自己身體和情緒安靜下來的方法。
所以,從一開始,寶寶們就主動實驗不同的方法。而照顧他們的父母,可以有很多機會去幫助寶寶學會自我安慰。不要認為寶寶尋求安靜的舉動是軟弱的,根據最新的調查,自我安慰對寶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這種能力對孩子獨立行為的發育非常關鍵,比如他們可以自己在夜里睡一個整覺。
在第一年里,你將有好多機會去幫助你的寶寶學會自我安慰。
“吮手指是我最喜歡的自我安慰方式,它對我幫助可大了。”
還在媽媽肚里的時候,寶寶就已經學會了吮著手指自我安慰了。很多小寶寶在出生不久,就發現了自己手指的妙處,他們邊流著口水邊嘬得津津有味。吮手指是寶寶的本能,沒有人告訴他們怎么做,他們自己很自然地就親近了小手指頭。可是,你發現了嗎,寶寶在吮手指的時候,是那么專注,而且那么安靜,不哭也不鬧,不打擾大人。
若是寶寶不喜歡吮手指,而對安撫奶嘴特別感興趣,一種新的觀點是讓寶寶自由地享受,不要剝奪他們安撫自己的權利,他們吮吸,是因為他們有這個需要。
“我已經暗示你們我在安慰自己呢,你們沒有注意到嗎?”
哭是大多數寶寶自我安慰的一個手法,所有的寶寶都用哭的手段表明他們餓了,累了或者受到太大的刺激了。但是,剛剛當爸爸媽媽的父母們并沒有意識到寶寶也會用一些不顯眼的方式自我安慰。比如說,當外界的刺激越來越大了的時候,你的寶寶可能會用以下的方式表明他要脫離外界的刺激了:打哈欠,嘆氣,蜷著身,轉過頭看其他地方,捂著耳朵,裝著嘔吐,臉變紅或者變得蒼白了,或者睡著了。有一些寶寶會拽毛毯的毛或者捏揉著毛毯或衣服的一角使他們自己冷靜下來。可能你想不到,還有一些寶寶會使勁地揣腿,那是他們在說:我累了,我要休息。有意思吧。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用熱情發動認知能力的引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歲記憶竟與類人猿相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