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相關鏈接:民間心理平衡
現代醫學為維護人體健康和社會文明起著有目共睹的作用,而民間醫療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和當前的一些邊遠地區,仍有著不可忽略的補償作用,民間心理平衡就是其中的一種。
民間心理平衡的類型與封建、迷信、宗教,特別是原始宗教有著深厚的根源,大約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民俗型:民俗信念認為,數字、儀式、符號與人的生活活動好壞有關。在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促使下,人們往往避開一些“禁忌”,如一些有兇像的數字、符號或儀式、動作等,而用一些吉祥的數字,符號或儀式來代替。比如結婚、安葬、搬家都要看日子。民間這種心理平衡樣式是居于民俗信念所致的心因性反映。
巫術型:在古時由于人們對疾病的病因沒有科學的認識,加之醫藥知識的原始化,認為患病緣于鬼神作祟、神靈動怒,巫師治病就是向鬼神禱告,再將鬼神的旨意轉達給病人,以達祛邪愈病之目的。這種原始迷信的方法在邊遠山區至今仍有的在應用。其作用也可使求治者、愚昧者的心理上得以暫時的、虛假的安慰與平衡。
宗教型:宗教是一種思想認識體系。主要體現在“宿命論”和“輪回轉世”思想。因此,“前咒世作孽”和“天命如此”被認為是疾病的禍根,而民間往往采用宗教心理平衡法來處理、調節,故有叫魂術(將出竅的靈魂招回)、措魂術(將前世的惡果寄換給別人)、換魂術(將現世的靈魂換給別人)等安慰手段,使就醫者獲得某種心理滿足與平衡。
上一頁12 下一頁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