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有調查顯示,出生體重在1000克-1499克的早產兒,80%很難與正常孩子一樣,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包括行為異常、腦性癱瘓、睡眠障礙、語言功能障礙等。對于準媽媽們懷孕期間最為擔心的早產問題,專家指出,孕婦情緒最為關鍵,緊張、憂慮都可能造成早產。
情緒起關鍵作用
北京東四婦產醫院兒科付小青醫生告訴記者,早產兒是孕婦在不足月(妊娠37周以前)生產的孩子,由于不足月,早產兒不論是在體能、智商還是身體健康方面都不如足月分娩的孩子,其中孕35周、孕36周出生的孩子較好一些,而孕28周至孕30周出生的孩子就更弱一些。
幾乎每一個準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足月健康地分娩,但潛意識里也都為自己會不會早產提心吊膽。付小青指出,要避免早產危險,關鍵因素是孕婦的情緒。有報道指出,長期情緒緊張、壓力過大不僅會造成孕婦失眠,還可能造成胎兒早產。
整天臥床也屬矯枉過正
一些孕婦因為擔心動了胎氣造成早產,于是整天臥床靜養。付小青指出,這就屬于矯枉過正的做法,孕婦整天臥床靜養,容易喪失胃口、沒有食欲,不利身體健康,而且整天臥床后也易造成不能自然分娩,最后只能求助于剖宮產。
還有一種孕婦是完全不把懷孕當回事,整天照常出去玩,尤其是現在臨近年底聚會增多,K歌、泡吧一個都不能少。付小青指出,不管是孕早期還是孕中期、孕晚期的孕婦,最好都避免夜生活,因為這樣容易造成疲勞,另外人多的地方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而且噪音可能導致胎心加快、胎動增多,嚴重時可誘發子宮收縮而引起早產、流產等。
多注意子宮收縮頻率
本身曾有早產病史、懷多胞胎或在懷孕期間經常有陰道出血的孕婦,均是早產的高危病人,應多注意休息并觀察子宮收縮的次數。
在超過妊娠三十周后,子宮收縮次數才開始增加,但很少超過每小時四至五次,所以對于容易發生早產的孕婦,建議嘗試學習以手去感覺下腹部子宮的收縮,如果每小時子宮收縮超過四至五次,表示子宮收縮的次數增加,子宮變得不穩定,有發生早產的可能性,需要臥床休息或進一步處理。
另外有些病人在發生早產前會有類似下腹脹痛、下墜感,像月經來潮時的脹痛或痙攣腰酸、陰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癥狀出現,均應特別注意。這些癥狀都是在子宮規則收縮發生早產之前常見的警訊,應該迅速處置。
下一篇:準媽媽應警惕這些早產征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些早產威脅準媽要警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