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Part2 早產的征兆和預防
降低早產風險,預防重于治療
正如同所有的疾病一樣,預防重于治療,若能在有早產前兆即做好防護,給予適當照護,可以有效預防早產,減少日后母親照護早產兒的辛勞和龐大的醫療支出。
然而現代社會大多是雙薪家庭,有不少職業婦女在經濟壓力及生涯規劃等因素的考慮下,輕忽了產檢醫護人員的警告。以下兩個案例,很明顯的都是早產的高危險群。
早產案例一
芳芳是一位整天站立的發型設計師。她與先生阿祥在婚前因為未做好避孕措施,曾拿過3個小孩;婚后又因為經濟因素,兩人遲遲不敢生育下一代。一直到5個月前,芳芳發現自己的月經未來,到婦產科檢查發現確定懷孕,之后,經過深思熟慮,又害怕若這一胎不要,以后再難懷上小孩,才決定將這一胎留下。為了多存些錢,芳芳常常挺著肚子超時工作。往往在加班時,她會覺得肚子硬得跟石頭一樣,之后就常覺得小孩子不太愛動;上洗手間的時候,發現下體的分泌物也變多了,還帶有一點血絲;就算下班回家躺在床上,她也會覺得腰酸得快斷掉似的,怎么躺都不對勁,芳芳很緊張,不知道該怎么辦。
早產案例二
曉琪因為期貨業務繁忙,常常沒時間上廁所,養成她憋尿的壞習慣。她與丈夫結婚多年,婆婆常常在詢問怎么一直沒有“好消息”,很擔心。于是他們到不孕癥中心檢查。曉琪接受醫生建議吃排卵藥,最后懷了三胞胎。因為已經是高齡產婦,她心里打算就生這么一次就好了。想不到,除了懷多胞胎辛苦外(肚子大得比吹氣球還快、體重過重、走幾步路就會喘),產檢時護士還發現她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癥狀。醫生建議她轉高危險妊娠科看診,并警告她若無法休息改善,嚴重時回要她住院安胎。曉琪覺得壓力很大、很不安,經過內心的掙扎,隔天她還是繼續到公司幫顧客看盤操作。
早產的高危險群,要注意
1 懷孕時年齡小于18歲;
2 懷孕時年齡大于40歲;
3 未婚懷孕;
4 孕前體重過輕(一般是指BMI小于18.5);
5 懷孕時體重超過80公斤;
6 懷孕間隔太密(一般是指產后半年內又懷孕);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下一篇:妊高征慎用卡托普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血糖高嬰兒易患高血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