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胎兒偏小怎么辦?
病例1 小王,身高150厘米,孕前體重只有22.3千克,懷孕36周,超聲檢查雙頂徑8.33厘米,股骨長6.5厘米,醫生說小王的超聲估測小于妊娠的時間。但經過一些檢查并未發現異常,醫生考慮可能是小王的身材較小導致胎兒發育偏小,同時也讓小王多加強營養,最終近足月分娩了一個男嬰,體重2.4千克,但醫生檢查沒有異常,是一個健康的寶寶。
病例2 小張,身高165厘米,孕前體重55千克,懷孕中期以后血壓升高,孕36周測血壓150/95毫米汞柱,尿蛋白(),超聲檢查雙頂徑8.35厘米,股骨長6.45厘米,醫生說小張的超聲估測小于妊娠時間,可能與孕期高血壓有關,小張一直降壓、保胎治療,近足月時剖宮產一男嬰,出生體重2.3千克,但孩子出生后反應欠佳,醫生診斷合并缺氧缺血性腦病。
您也許會問了,什么樣的情況我們認為是胎兒偏小呢?引起胎兒偏小的原因有哪些呢?應該如何處理呢?讓我們來一一揭開謎底。
胎兒偏小的兩種情況
1.胎兒生長受限
這是由于病理原因造成的。
2.小于胎齡兒
小于胎齡兒不等同于胎兒生長受限,兩者分屬不同的概念。小于胎齡兒多為結構正常兒,不伴有營養不良,圍產兒常無不良結局,多與母親的種族、產次、體重和身高等因素有關。
胎兒生長受限的原因
1.母體因素
所有影響子宮和胎盤血流灌注的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都可能影響胎兒生長。如妊娠合并腎臟疾病、嚴重貧血、嚴重心臟病、嚴重營養不良、妊娠期高血壓、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2.胎兒因素
胎兒異常比如染色體異常。或宮內感染如胎兒感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弓形蟲、梅毒螺旋體等。
3.胎盤因素
慢性羊膜炎、胎盤有血栓或梗塞、慢性部分胎盤剝離、前置胎盤等。但一般認為還是與胎盤功能不足使得血流在子宮體和胎盤減少的關系。
4.其他
任何致畸物都能對胎兒的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孕婦吸煙、酗酒、吸毒以及社會狀況、經濟條件差都會使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機會增多。
如何判斷胎兒生長受限?
由于胎兒生長受限是與相同周數的胎兒體重分布做比較,所以在確定診斷前,應該先確認正確的懷孕周數。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4種:
1.子宮底測量
孕18~30周時,子宮底高度與孕周有明確相關性。一般所測量的厘米數對應于懷孕周數,若量到的高度較預計的周數小于2厘米以上,則要懷疑胎兒生長受限。
2.B型超聲檢查
超音波診斷的3個主要標準分別為:胎頭雙頂徑、腹圍、股骨長度,利用這些數值可與成長圖比較,進而估計出胎兒重量。此外,胎兒腹圍是相當有用的指標,子宮內生長受限的胎兒,往往會將有限的營養成分轉移到頭部發育,測量的結果就會呈現胎兒頭部較大而腹部較瘦小的不對稱狀況,有助于診斷。
3.多普勒超聲
測定子宮動脈、臍動脈及胎兒大腦中動脈S/D比值和阻力指數(RI)。如妊娠晚期S/D、RI升高則提示胎兒生長受限。
4.母體孕期體重增加程度
母體的體重增加的變化也可能代表著胎兒的大小。孕期母體體重增加較少則可能合并胎兒生長受限。
如何處理?
1.避免勞累,多臥床休息可能是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的治療中最有效的方法。
2.注意孕期健康,懷孕期間避免有害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等。
3.補充完整營養,孕媽媽可以在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下,補充適當的營養。
4.采用藥物療法如補充少量的阿司匹林,可預防小血管的栓塞,使子宮胎盤的血流保持通暢,有助于胎兒獲得充分氧氣及營養。
孕媽媽除了要改善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避免喝酒、抽煙、濫用藥物、接觸有毒物質,更不能忽略產檢的重要性,惟有配合定期產檢,才能掌握胎兒的生長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文/方燕(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主治醫師)(孕味官方博客)
下一篇:九個月胎兒的模樣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胎位32周后基本固定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