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胎盤植入是產科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可導致產婦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專家提醒:高齡生育的女性,如果有子宮手術史,一定要在早孕期明確胎盤的狀態和位置
醫學指導/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
對于婦產科醫生來說,這是最兇險的一種分娩——產婦的胎盤深深植入并穿透了子宮,與子宮外面的膀胱緊緊黏在了一起。采取傳統的手術方式,產婦極有可能因為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這樣的病例,廣醫三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陳敦金和他的團隊,每年至少要處理二三十個。“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做胎盤植入,由于我國剖宮產率的持續高企,近年來胎盤植入的發生率足足增加了10倍。”陳敦金說。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落地,二次妊娠的產婦將越來越多,而她們中有相當一部分經歷過剖宮產。陳敦金提醒這類女性,在早孕期時一定要到有條件的三級醫院明確胎兒和胎盤的位置,對于有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及早判斷,做好孕期的監測和應對,分娩時也要選擇綜合實力強的三級醫院。
病例:
胎盤穿透性植入,3D打印助力手術
今年2月,陳敦金主刀為一例復雜的胎盤植入產婦進行了手術。這名36歲的產婦屬于二次妊娠,由于發生了胎盤植入,到晚孕期時,胎盤已經穿透了子宮壁,與毗鄰的膀胱緊緊黏在了一起。
“這是所有胎盤植入中情況最兇險的一種,如果手術中貿然將黏在一起的子宮和膀胱分離的話,不僅會對膀胱造成嚴重損傷,還可能導致產婦大出血,危及生命。”據陳敦金介紹,為了減少術中的出血量,保障產婦和胎兒的安全,他們在術前對產婦的盆腔進行了MRI掃描,獲取原始圖像后,利用數字化醫療三維設計軟件對其子宮、胎盤、膀胱進行三維重建。“我們將構建的胎盤植入數字化三維模型,也就是時下人們常說的3D打印。”陳敦金說,通過這個方法,將產婦的胎盤和膀胱整個立體模型打印出來,在模型上進行體外手術設計。手術中醫生們根據術前3D模型預演指示,采用經后路子宮切除術,精確完整地將子宮切除,手術過程順利,患者的出血量被控制在2000毫升內。
危害:
胎盤植入致孕產婦死亡占7%
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的絨毛侵入部分子宮肌層,胎盤絨毛錯綜分散植入子宮肌壁內的一組疾病。通俗地說,就是胎盤的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與子宮壁緊緊黏在了一起,甚至長到了子宮的肌肉層里面。而有一些更為嚴重的病例,則是胎盤穿透了子宮壁,把相鄰的臟器如膀胱也黏上了。正因如此,這類產婦的胎盤無法像正常情況一樣,在分娩的過程中從子宮壁自行剝離,而人工剝離的話會損傷子宮肌層,出現難以控制的嚴重的產后出血。
據了解,在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各種不同類型的胎盤植入每年都有100多例,其中發生了穿透性植入的復雜病例,每年最少都有二三十例。陳敦金告訴記者,胎盤植入是產科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可導致患者大出血、休克、子宮穿孔、繼發感染,甚至死亡。數據顯示,胎盤植入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0%,最常見的是毗鄰臟器損傷。而由胎盤植入所致的孕產婦死亡占總數的7%。
誘因:
剖宮產率高企,胎盤植入猛增
胎盤植入近年來越來越常見。國外報道,胎盤植入的發生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1:4027~1:2510/分娩次數,上升到了2002年的1:533/分娩次數;而我國國內報道的發生率更達到了4/1000,足足上升了10倍。
到底是什么導致了胎盤植入發生率的飆升?
“剖宮產,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導致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之一。”陳敦金說。據統計,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急劇上升,我國各級醫院的剖宮產率達到了30%~50%。有國外學者在研究中發現,78%的胎盤植入患者既往有剖宮產史。有研究人員在對310例胎盤植入患者進行回顧分析后發現,有剖宮產史者發生胎盤植入的風險是無剖宮產史者的35倍。
除此以外,前置胎盤,孕產婦年齡大于35歲,孕產次數≥3,有多次人流刮宮史、子宮切開史和宮腔感染等都是導致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
陳敦金指出,要預防胎盤植入,最好的方法就是規避上述高危因素。對于已經經歷過剖宮產而又打算生育二胎的女性來說,陳敦金提醒一定要重視孕前和產前的檢查。孕前通過B超了解子宮恢復的情況,早孕期明確胎盤的位置和狀態,并在整個孕期接受規范而嚴格的監測。
治療:
改良手術,未必都得切子宮
萬一真的發生了胎盤植入怎么辦?在以前,醫生往往為了保存患者的性命而不得不切除患者的子宮。不過陳敦金說,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如今面對這種兇險的婦產科并發癥,醫學界已經有了更成熟的應對方法,“未必人人都得切除子宮。”
他介紹,對于胎盤植入,目前總治療原則是:首先要組建救治團隊,對胎盤植入患者處理往往需要麻醉科、重癥醫學科、新生兒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輸血科等多學科團隊共同參與,“所以這類產婦一定要選擇有條件的、綜合實力強的三級醫院進行分娩。”陳敦金強調說。其次,根據產前診斷情況制定詳細的分娩計劃及手術方案,例如借助目前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設計手術模型,研究手術路徑。第三,根據分娩后患者的臨床情況制訂個體化處置措施,如子宮切除、手術保守治療、血管介入治療以及胎盤原位保留等。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手術方法的改進,如經子宮后路子宮切除與子宮修補等,極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第四,患者分娩后還要進行嚴密的監測。(記者黎蘅 通訊員黃賢君)
下一篇:孕期運動強度因人因時而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身材過胖易生出笨小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