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什么時候需要進產房分娩呢?
一般在我國的絕大多數醫院均在臨產后,子宮頸口開大2~3cm時,進入產房待產。少數有條件的醫院,也提供產婦在自己住的病房分娩或家庭分娩的方式。
正常分娩首先子宮頸口開大2~3cm時,由病房護士或醫生檢查子宮頸擴張程度并聽胎心率是否正常,再由護士護送進入產房,向助產士交接。助產士接收產婦后,要再次檢查子宮頸開大程度,并行胎心監護,醫學上稱入室試驗,以了解胎兒宮內狀況。
至于我國規定產婦要進入產房分娩,是由于過去用老式接生法接生的母嬰并發癥多,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高。而進入產房分娩有其優點:(1)產房是個半封閉的環境,其物品和房間都每天定時消毒,保持相對無菌狀態,可以減少分娩后發生感染的概率。(2)產房助產士均受過新式助產培訓,經考核合格的助產人員,并且每二年要檢查評估一次,以保證助產的安全性。(3)產房配有為分娩所必需的產床,這是病房所沒有的。(4)產房配備有搶救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設備和藥品,以確保一旦發生危險能得到及時搶救。(5)產房的房間相對集中,便于產程進展、胎心和產后出血的觀察。
分娩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呢?
胎兒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為了方便敘述,我們將其劃分幾個重要階段,使準媽媽們閱讀后能做到胸有成竹,正確地面對生產過程。
首先,臨盆末期(約孕38周)胎頭進入骨盆腔,此時胎兒腦勺(枕部)與身體(背部)朝向母體左前方或右前方,臨產后隨著胎頭的下降,胎頭要低頭(俯屈),然后慢慢內回轉,使枕部轉馬朝前、顏面朝后,繼續下降,當胎頭通過恥骨弧下緣,胎兒就會抬頭(仰伸)生出胎頭,胎頭生出來后,胎頭不但要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還繼續向側方轉動,使胎兒臉朝左或朝右,這時在助產士的幫助下,生出前肩膀,然后生出后肩膀,隨之胎兒身體與四肢就緊跟著生出了。在這些運動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順利均可導致難產,稱為頭位難產。
孕婦在分娩時,隨胎頭的下降,陰道內層的黏膜皺褶完全展平,外陰擴張,盆底肌肉層松馳充分擴張,以利于胎兒離開宮腔,通過陰道、外陰,降臨人世間,完成分娩。然而,盡管陰道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利于胎兒順利娩出,但實際上,當平均9.3×9.5cm2的胎兒頭娩出時,如果沒有助產醫生的幫助,保護會陰部,還是會造成產婦的會陰發生不同程度撕裂傷。如果發生嚴重的撕裂傷,便會在產后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例如,因裂傷陰道口松馳,反復陰道炎;因陰道、會陰及盆低肌肉受損太嚴重而發生子宮脫垂,甚至裂傷到肛門括約肌和直腸,引起大便失禁。另外,由于會陰擴張慢、不充分,阻力大,引起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對寶寶不利。所以,如果能及時做會陰切開術,那就不會發生上述后遺癥,而且對產婦和胎兒都會有好處。臨床上,常常做會陰切開術。
下一篇:預產期在春節的孕媽要注意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雙胞胎孕婦“創意”剖腹產,親手將寶寶取出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