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6月12日,“7·24孕婦幫夫誘奸殺人案”開庭審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記得這宗曾經震動全國的案件呢?
孕婦譚蓓蓓,在和丈夫白云江戀愛時曾經和別人發生性關系。婚后,白云江知道此事,一直和她吵鬧。譚蓓蓓為了平息丈夫的怒火,竟借口“肚子痛”,引誘17歲少女胡伊萱送自己回家,實質是想讓白云江試試“處女的滋味”,以便日后能夠和自己好好過。由于胡伊萱來了例假,白云江迷奸未遂。因為怕丑行敗露,兩人合力將胡伊萱殺死后棄尸。
在這宗案件里,很多人不明白的是,譚蓓蓓為什么能不遺余力、一次次為自己的丈夫找女人呢?難道她不愛自己的丈夫嗎?不顧及自己作為妻子的尊嚴嗎?不覺得這件事充滿罪惡嗎?……日前,《人物》對譚蓓蓓作了一次采訪。記者的感覺是,她“從容鎮定”、“連語調都少有起伏”,這讓人懷疑,她把許多感受都隔離了——冷血殺手通常就是這種人。
不過細讀之下,我倒覺得譚蓓蓓的感受還是很豐富的。她不止一次提起,加害胡伊萱時心存恐懼、慌亂、難受,感覺對不起小姑娘……這些都是很具體的感受,充分說明,這個殺手還是有罪惡感的——而且,她殺人的原因,可能恰恰就在于太有罪惡感,應對的途徑也太扭曲了。
譚蓓蓓是個“自罪”的女人,這在訪談中多有體現。她將過失歸咎于自己。對于殺人,她說:“如果我沒有做錯事情的話,我老公不可能變成這樣?!睂τ谝郧澳谴尾恢浪愠鲕夁€是被強奸的事,她特別特別內疚。而在獄中,她試圖禱告,去念贊美詩,但已經記不全了,“感覺我背叛了上帝似的”……
自罪心態的譚蓓蓓,遇上一個愛推罪的魔鬼,動不動就認為別人對不起自己的白云江,于是,她應對的途徑就是變身成另一個魔鬼——為丈夫找女人,她本來內心是介意的,但想起“畢竟對不起過白云江”,她就硬著頭皮上了。事后,她認為一切是自己的錯。實際上,她也真的沾染滿手血腥了。
這份鑄造罪惡的“自罪感”,從何而來?在有限的資料中,我們能從她的家庭脈絡找到一點痕跡。譚蓓蓓的母親是個非常強勢的女人,對于女兒的人生大事,她都要插手并要求孩子順從。在遇到白云江之前,譚蓓蓓和母親意見不合,一般都會退讓。這令她感覺壓抑,有一次還自己抽自己的嘴巴——這些現象都顯示,譚蓓蓓將許多憤怒指向了自己,“發生沖突時,如果有人錯了,那就是我。”而“自罪”,也許就是這么來的。過分自罪的后果,就是將自己推向毀滅。
寫到這里,我想起常聽到有些家長對孩子說:“爹媽插手都是為你好,你不應該有任何怨言,你埋怨是不對的!”——每當此時,我就感到不寒而栗。
下一篇:頭胎剖宮產,生小二時血流不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剖宮產時可順便剔除子宮肌瘤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