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孩子是個一氣呵成的連貫動作,每個女人生孩子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也就是說有快有慢。快的前后不到三個小時就能搞定,慢的可能要二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各自固有的運行規律,中庸之道最保險,超出這個大致界限的要么是兇險,要么是極品。
千萬別以為生孩子越快越好,肚子疼的時間短了看似少受罪,最大的危害在于一切來得太快,讓所有人猝不及防,孩子大人都危險。
從肚子疼到孩子出生不到3個小時的叫“急產”。聽老輩醫生講,過去窮苦人家連飯都吃不飽,不讓孕婦餓著就不錯了,哪兒還有精力和財力補充營養,很多孩子生下來也就四五斤重的樣子,像只弱不禁風的小貓。尤其是已經生過幾個孩子的經產婦,胎兒瘦小加上經產婦的產道松弛,臨近預產期肚子一疼,產婦還以為自己要拉屎,蹲廁所里使幾次勁,就可能把孩子生到糞坑里,摔壞了沒錢治的,或者直接溺死的都有。現代社會里,時不時也能見到孩子生到馬桶里摔傷的,把孩子生到火車、汽車、飛機、輪船上的報道,這多是“急產”惹的禍。
生孩子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娩不是英雄母親咬牙瞪眼一用力就能應聲落地一個大胖小子的。分娩需要逐漸積累,產婦的每一次屏氣用力,都促使胎頭下降,對產道產生壓迫,陰道緩慢并且充分地擴張和延展,會陰逐漸拉長和變薄,之后在專業人員的保護和協助下,新生命誕生。急產省略了這些緩慢艱難的步驟,孩子迅猛沖出產道的一刻,母親的身體可能遭受嚴重的撕裂。
生孩子是個連續的過程,醫生人為地將其砍成三大塊,分別叫做第一、第二和第三產程,目的是更好地觀察產程進展。
第一產程是指從臨產到宮頸口開10指,也叫宮口開全,這個過程產婦待在待產室,不用使勁,就熬著,感覺度日如年,時間的腳步卻一刻不曾停止,懷胎十月的生命迫不及待,即將離開子宮來到新環境。
第一產程又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從臨產到宮頸開到3指,稱為潛伏期,這個過程是生孩子過程中最慢、最耗時間的,平均8小時。開3指后,產程飛速進展,從3指到10指,稱為活躍期,平均24個小時搞定。
第二產程是指從宮頸口開10指一直到娩出胎兒。這時,產婦將要真正踏入產房,爬上產床。每一次子宮的收縮,都是吹響生命的號角,每一次都要借助宮縮的力量,一切力氣朝下使,將孩子娩出體外。這是考驗孕婦體力和爆發力,考驗胎兒耐力和貯備力的最關鍵時段。
孩子生出來后,胎盤胎膜會緊隨胎兒娩出,這是第三產程。所以生出孩子還不算生產完事,生完了胎盤胎膜才行,該過程不超過30分鐘。
因此,在電視電影屏幕上看到生孩子時張牙舞爪、大呼小叫,其實是在上演第二產程。
別看那些涉及醫學題材的影視劇里各種大穿幫、小混亂,尤其是生孩子的鏡頭,動不動就從產房里慌慌張張跑出一個大夫,拿“保大人還是保孩子”來拷問和探索人性,可唯獨在演生孩子到底生多長時間這件事上是尊重客觀事實的。因為人類從開始使勁到真正娩出胎兒一般不超過兩個小時,也就是說再偉大的母親,只需要堅持用力120分鐘,差不多都能把孩子生出來。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 張羽
下一篇:懷孕39周,是剖宮產最佳時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你需要催出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