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外媒稱,西班牙加的斯人瑪麗亞·德爾卡門·博薩達·德拉臘出名了。這位66歲的婦女借助生育手段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從而成為世界醫(yī)學史上最高齡產婦。但是這一紀錄并未保持太久。2008年,印度婦女黛維·洛根在70歲高齡時通過試管嬰兒首次成為母親。
據(jù)西班牙《趣味》月刊報道,接受這一輔助手段生育對印度50來歲的婦女而言十分普遍,因為這個國家的文化是沒有子嗣被視為污點。這兩個例子是一種全世界普遍現(xiàn)象的極端個例。全球有越來越多的婦女借助醫(yī)學手段挑戰(zhàn)自然規(guī)律,以高齡產婦的身份完成生育,甚至有些是已經進入絕經期的婦女。
數(shù)據(jù)證明了這一趨勢。在美國,官方統(tǒng)計顯示從80年代以來3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生子的人數(shù)翻了一番,40歲以上生子的女性人數(shù)增長了4倍。在歐洲大陸,西班牙是歐盟國家中僅次于意大利,排名第二位的女性延遲生育最多的國家。西班牙國家統(tǒng)計局指出,2014年生育的西班牙女性當中有33%的人都超過了35歲。盡管更高年齡分娩的情況并不多見,但2000年以來40歲以上女性看產科的人數(shù)增長了4%。
過去幾十年來,各種家庭計劃項目一直都在致力于避免意外懷孕。就這樣一個關系到人類生命的如此重要的事情做出決斷的能力已經影響到了性關系和夫妻關系,以及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在西方,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再談到自己有兩個以上的兄弟姐妹,成員眾多的大家族在如今已經基本消失了。人們的子女越來越少,而且生育子女的時間也越來越晚,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要面臨各種困難。
要面臨的困境是顯而易見的。從生物學角度說,最佳的生育年齡恰好也是人們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職業(yè)生涯或享受生活的時候。這時的選擇可能會對今后都造成影響。沒有人能從嚴格的科學角度解釋,生育能力是如何走下坡路的。人們只知道事實確實如此,但至于影響因素卻有很多:年齡、健康狀況、性格、性生活頻率等。當談到女性生育問題時,最常被引用的調查是,35歲至39歲女性當中,每3人中有1人雖然經過了1年以上的努力嘗試,但仍無法懷孕。
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的亨利·勒里東一直在試圖證明,輔助生育技術是否可以遏制因推遲生育而導致的生育率下滑。
勒里東在他2004年公布的一項調查中堅定地指出,“即便我們輕松看待這一研究中的某些方面,但不爭的事實是輔助生育技術依舊無法彌補因年齡造成的生育能力的喪失”。但是,這位法國科學家的研究中有一個弱點,他建立的研究模式是以1670年至1830年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在此期間,女性從30歲開始逐漸越來越少地生育確是事實,但也要考慮到那時沒有抗生素,更沒有先進的醫(yī)護手段。在這樣一個與現(xiàn)在如此不同的環(huán)境中,或許最常見的避孕方式就是少發(fā)生性關系,從而降低生育率,但并不代表人的生育能力下降了。
產科醫(yī)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有關生育能力下降及其原因的討論中更有說服力。西班牙輔助生育技術學會指出,女性越年輕,人工授精后就更容易受孕。但是,這也是相對的情況,因為還要考慮到因本身生育問題而接受這種治療的夫妻,他們生殖能力不屬于普遍現(xiàn)象。此外,西班牙生殖生物學研究學會指出,西班牙每年大約只有1.6萬名嬰兒是借助輔助生育技術出生的,占全年新生嬰兒的比例僅為4%。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生殖生物學教授瑪麗·赫伯特認為,沒有必要延遲生育。她歷經20年對生殖老齡化的影響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卵子數(shù)量的減少是不可逆的過程。“女性出生時就注定這一生有將近200萬個卵子,這一數(shù)量逐月減少,直到進入絕經期。而且年齡造成的改變不僅僅會影響卵子的數(shù)量,還有質量。”赫伯特說。
赫伯特認為,期待著通過輔助生育技術來延長理想的生育期是錯誤的想法。此外她也認為現(xiàn)在正發(fā)展得如火如荼的冷凍卵子技術也不能保證健康的生育,更何況成本還很高昂。她指出,延遲生育會增加患染色體三倍體癥的幾率。這是一種因為遺傳基因失調而引起的染色體倍性現(xiàn)象,以致身體細胞分裂時,某一對染色體得到了三條,而不是正常的兩條。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英國出生的患有唐氏綜合征的新生兒中,父母年齡超過35歲的比例超過了65%。這個問題不僅限于英國,美國醫(yī)療當局指出,出生就帶有這一遺傳紊亂癥狀的嬰兒在高齡媽媽身上發(fā)生的幾率是其他媽媽的5倍。
整合素的減少會導致姐妹染色半體的過早分裂,這會導致染色體排列出現(xiàn)異常和錯誤分裂。赫伯特指出,“從某個年齡段開始,實驗小鼠體內整合素的濃度就會降低,以至于不足以穩(wěn)定染色半體。它們會出現(xiàn)遺傳紊亂問題,如非整倍性和三倍體癥等”。此外,“整合素在染色體分離與女性衰老的關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有生育能力的頭十幾年,年輕的卵子都是健康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整合素開始減少,于是造成了排卵的不穩(wěn)定”。赫伯特的意思十分明確:要孩子最好趁早。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肯尼思·羅思曼在這個問題上卻有不同看法。
羅思曼研究了2820位各年齡段不存在生育能力問題的女性生育能力的自然減弱問題。他指出,“生育能力的確隨著年齡增長在減弱,但時間并非主要因素。我們還應該考慮到其他各種因素,比如這位女性是否已經是母親”。他收集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20至34歲年齡組,她們懷孕的可能性為84%,到35歲至40歲年齡組,可能性降低為78%。
心理因素也是延遲懷孕的原因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調查揭示,一些40歲以后通過輔助生育技術生子的女性指出她們的決定是對的。這些夫妻感到她們在要孩子這個問題上更加有準備,不會緊張,并且非常享受這個過程。美國休斯頓大學女性研究項目負責人伊麗莎白·格雷戈里也認為,高齡媽媽其實擁有更穩(wěn)定的情緒,對懷孕分娩和教育孩子做好了更多的準備,而且通常她們已經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南加州大學生育專家理查德·保爾森的調查則指出,高齡媽媽面臨更少的做父母的壓力,她們完整的心理素質,比起年輕媽媽來說她們也不會感到更加的辛苦。
報道稱,高齡生子還可能延長母親的預期壽命。波士頓大學醫(yī)學院用20年時間研究了百歲老人的健康狀況,以確定哪些因素讓他們長壽,或者說為什么他們能如此高質量地老去。研究發(fā)現(xiàn),40歲以后生子的女性過百歲的可能性提高了4倍。“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的負責人托馬斯·珀爾斯認為,“她們的生殖系統(tǒng)處于完美狀態(tài)可以證明,她們體內的其他器官也運行良好。我們并不排除與子女生活可以有助于延長壽命的可能”。
試管嬰兒似乎也不會對出生嬰兒造成損害。2008年,艾奧瓦大學的科學家比較了423名年輕人的學習成績,以確認30多年前就已經非常成熟的生殖技術是否會對認知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研究的結論是,試管嬰兒的學習成績與其他學生的成績持平或者更優(yōu)秀。如果他們的母親是高齡產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加關注。
另一個與高齡產子有關的問題是將孩子留給陌生人照料是否會給孩子造成影響。很少有夫妻能接受一方不去工作這種模式,而在西班牙通常來承擔照顧新生兒任務的祖父母或許又因為年齡太大而無法提供實質的幫助。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復雜的適應過程。父母深知這是一段艱難時期,但同時又會認為這樣有益于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但是,近來的一些研究對此提出了質疑。
90年代末,加拿大魁北克省為接收5歲以下幼童入園的幼兒園提供補貼,以幫助母親重返職場。這項措施受到了極大歡迎。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喬納森·格魯伯指出,“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可以用來研究的數(shù)據(jù)庫,讓我們有機會對幼兒園對幼童的影響進行研究”。
格魯伯和他在加拿大的同行在此后的10年間一直對政府的這一政策進行追蹤分析。他們對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度過的孩子的行為認知和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辦法,特別是對幼童。格魯伯指出,“從很小開始就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幼童更會有活動亢進的表現(xiàn),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帶有攻擊性,更容易生病,和父母的關系也會惡化”。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則對2000個家庭的母子關系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在2歲以前與母親至少分開過一周的孩子到3到5歲時更容易表現(xiàn)出消極和攻擊性。“親子關系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如果這一關系被打斷,就會對社會情緒,或許還有認知造成影響。”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金伯利·霍華德說。
當談到生育問題時,幾乎所有分析都將重點放在女性身上。很少有研究指出,其實男性的生育能力也是在隨著時間而減弱的。最近的一些研究提出,父親的年齡可能與孩子的一些疾病有關,比如孤獨癥、亞伯氏癥和侏儒癥等。但是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來了解哪些因素造成了這樣的影響。人們還不知道調節(jié)和制約生殖能力的具體過程,以及延遲生育將會帶來的后果。從生物學角度說,繁衍后代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存在的必然命運。現(xiàn)在,這一命運是否面臨了風險?(編譯/王萌)
下一篇:孕婦維生素D普遍不足 產前檢測受到重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不堪丈夫打罵離婚 計生部門拒為其辦準生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