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健康,不惜代價買來各種營養保健品,補鋅的、補鈣的、補鐵的、補益生菌的……一股腦灌進孩子肚里,結果病沒少生,還“累”壞了孩子的脾胃,得不償失。
細心爸堅持捏脊
小藥罐子變壯了
在通信行業工作的張先生與醫一點也不沾親帶故,卻偏偏一直對中醫情有獨鐘。孩子出世后,感冒、發燒、咳嗽總是圍著孩子打轉,于是他看了許多關于兒童中醫療疾方面的書。一次,孩子高燒不退,退燒藥吃了也不見效,他想起了“火柴棒醫生”的按摩退熱法,依法照搬,幾試下來,果然見效,這令他信心倍增。
怎么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張先生從中醫里找了一個好辦法——捏脊。有用沒有,試試再說。每天晚上睡前,他都會為兒子捏脊15-20遍,直捏到兒子脊柱表面皮膚發紅為止。具體方法就是讓兒子俯臥在床上,雙手拇指與食指并攏,從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再放下,一直捏到脖子。這一捏就已堅持了近兩年,漸漸地,孩子真的病少了,以前三天兩頭就要吃的感冒藥、咳嗽藥早已被束之高閣。最令張先生得意的是,貌似因為捏脊讓兒子從吃飯難也變成了吃飯香,從前的“小藥罐子”現在變壯了。
中醫點評
湖北省中醫院兒科岳維真主任醫師介紹,捏脊是中醫的傳統療法,兒童的脊柱兩側有17對穴位,對頭部、四肢、內臟都有調節作用。經常捏脊,可使孩子全身氣血暢通,免于疾病。同時注意未患病時以保健為目的效果較好,在冬季操作時應注意環境溫度避免受涼,雖然捏脊療法是一個良好的保健防病措施,但貴在堅持。那些說難見其效的定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父母,只要有恒心堅持,父母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健康強壯的孩子。
防百病 捏捏脊巧學妙用
預防鼻炎——揉迎香穴
許多孩子一到冬天稍遇風吹草動,鼻下便見兩條“青龍"擺尾,每天揉迎香穴20-30遍可預防鼻炎。
防鼻炎 揉迎香迎香穴在鼻唇溝中鼻翼旁,用食指和中指分別按揉左右兩穴即可,對于緩解鼻塞或慢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都十分有效。
孩子咳嗽——拍背
如果你細聽,孩子們的咳嗽聲總是此起彼伏,特別有痰時,除了一般治療外,可加用拍背的方法:家長手指輕度曲屈,輕用力從背部由下往上拍背,每次雙側交替拍,每次拍約10分鐘,每天堅持拍兩次,可幫助痰液排除,促進恢復。
治咳嗽 拍拍背增強體質——壓足三里
傳統中醫認為,經常揉壓足三里能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對成人有效,對孩子同樣有效。
強體質 壓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橫指(用小兒手取),脛骨外側約一橫指的地方,每天用中指按壓足三里穴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堅持2-3個月。
吃飯難——揉拇指脾經
父母常發現孩子挑食,這不喜歡,那不愛吃,其實這是孩子脾胃不好,如果能把孩子脾臟調養好,吃飯香了,生病自然就少了。
吃飯難 揉拇指五指上分列著五經,脾經位于拇指羅紋面,只要每天沿順時針方向揉拇指羅紋面一兩次,每次3-5分鐘就相當于補脾了。
專家觀點
調理要結合
孩子體質
生活中,有的孩子易煩躁哭吵,有的孩子性情溫和;有的孩子總是面色紅潤,有的孩子怎么養都是面白無華,有的孩子大便干結如羊屎,有的孩子極易拉肚子……這是因為每個孩子之間存在體質差異。
湖北省中醫院兒科魯艷芳教授介紹,肺脾氣虛質的孩子不耐寒熱變化,易傷風感冒;陽盛內熱質的孩子常患扁桃體炎、便秘。中醫日常的保健推拿對孩子健康大有裨益,辨體論治對體質相關疾病有獨特優勢,改善體質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新途徑,如果調理能結合孩子體質治療咳喘、鼻炎、厭食、腹瀉等,能明顯提高治療效果。湖北省中醫院兒童體質健康調理門診由中醫專家通過望、聞、問、切中醫診療手段,評估孩子是平和體質還是偏頗體質,給予中藥桂枝湯加味調和營衛,健脾助運,用中藥方劑及膏方調理,耳穴外治等,讓孩子少生病,異功散系列方劑以及中藥膏方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及體弱厭食的孩子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記者趙可 通訊員徐愛云 繪圖鐘誠
下一篇:孩子感冒總不好家長要警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把這些病誤認為是感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